大力推广“135低碳出行”
市民感受: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花中。市民张依姆对“绿色福州”感受很深,她说,行走在福州城区,目光所及之处,绿色极少“中断”。从街角绿地,路旁的花坛,到立交桥的绿化,“绿”在福州“见缝插针”地存在着。
成绩盘点:2013年,福州新增城市绿地567万平方米,造林绿化39.15万亩,森林覆盖率55.3%,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全市完成57条街巷整治、400多幢建筑立面改造和26座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花化,建成11个城市公园和50.5公里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4.0%,综合指数排名持续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内河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报告摘要:今年我市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造林绿化10.19万亩。继续抓好闽江、敖江、龙江、大樟溪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代表建言:“好空气”是“美丽福州”的一块金字招牌。市人大代表连国平、汪谢芳等建议,防治大气污染,我市需要尽快修订《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并把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市人大代表陈勇建议,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之一,我市要大力推广“135低碳出行”,鼓励市民采用“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坐公交”的出行方式。同时,加大便民自行车服务站建设,解决站点偏少、车况不佳等问题,让更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
如何让福州更绿、更香、更美?市人大代表陈春榕建议,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希望园林部门把茉莉花纳入城区的绿化带品种,在城区主干道路以及沿河两岸大面积种植,并在西湖和江滨等公园开辟一块茉莉花园,让茉莉花成为榕城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开展大樟溪水权交易试点
市民感受:湿地深处,群鸟腾飞,与绿水清波交相辉映……日前,游客陈女士在闽江河口湿地感受到湿地魅力。
成绩盘点:2013年,马尾、福清、长乐、永泰等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区评估,我市新创建5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79个市级生态村。闽江河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报告摘要:今年,我市将做好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闽江河口湿地等重要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代表建言:永泰生态环境优越,是福州的“后花园”。市人大代表叶桂孝建议,我市要从资金、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永泰县生态进行扶持,将大樟溪纳入流域一体化建设试点,实行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市人大代表陈济品则认为,为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建立鼓励节约用水的机制,我市应加快制定《福州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并在永泰县开展大樟溪水权交易试点。
美丽福州,离不开“城市之肾”。市人大代表魏姝琴、郑淑兰和池声旺等建议,仓山帝封江湿地素有“城中绿洲”之称,是最具福州特色的湿地之一。有关部门应全方位介入该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帮助业主单位进行高水平、高标准的建设开发,并由市财政拨付一定资金帮助该项目的启动,将帝封江湿地打造成为独一无二、具有福州特色的茉莉花生态湿地。
(福州日报记者组 文/摄)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