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泉州泉港:“四美”点亮“美丽乡村”新生活
http://wmf.fjsen.com 2013-12-24 20:35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12月24日讯(通讯员 林平山/庄子瑜)全区23个区、镇级示范村181个项目完成投资8700多万元,33个村庄完成建设规划和中小河流整治规划编制,81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去年,泉州市泉港区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一年多来,亮点频频,乡村美了,百姓乐了。

亮点一:一村一景村庄秀美

走进界山镇东张村,村口的荷花池和池边的荷花油画交相呼应,经立面改造后的民居墙上再绘上假山、小桥、流水,在成片绿意盎然的田野映衬下,勾勒出一幅幅山水田园画卷……东张村曾因村里有个油画工艺基地,培养了一批农民画师而被誉为“油画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之初,该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确定通过村企共建的模式,把油画搬上村道两侧的墙体,让这个“油画村”实至名归。

“油画村”的出现是泉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剪影。南埔镇惠屿村发挥海岛优势,打造集养殖、餐饮、垂钓、观光为一体的“海上盆景”;涂岭镇小坝村发挥蒙古族聚居村优势,规划建设富有蒙古元素的特色村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类型、建设层级,泉港各村依据村情实际,因地制宜,一个个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逐渐显现。围绕“村庄秀美”建设理念,泉港科学编制各村(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今年已编制完成33个村庄的建设规划。此外,泉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已全面完成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亮点二:一把扫帚环境净美

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准时上街清扫垃圾,之后将垃圾装入便捷式垃圾运输车,下午3点再次走街串巷进行保洁,确保没有卫生死角。“现在大家都自觉地往垃圾箱里倒垃圾,瞧瞧咱村这环境卫生,不比中心城区差,”界山镇界山村保洁员柯世明告诉笔者,一年多来,“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的生态道德意识不断提高,整个村的环境卫生得以巨大改观,今年还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泉港着力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落实卫生保洁“一清一保一机制”,每月组织开展以清脏治乱为重点的垃圾及卫生死角清理整治专项活动,环境卫生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目前,全区共有村(居)卫生保洁队伍100支、保洁人员700多人,配备垃圾清运车辆200多辆、并完成建设垃圾中转站8座、垃圾池200多座、垃圾屋81座。今年,泉港2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81个项目完成投资8700多万元,14个“清洁家园”行动计划达标村全部通过省市验收,界山村、锦祥社区、凤阳村等3个示范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居)”。

环境的日益改善,也激发农民群众植绿、护绿的热情,推动村庄绿化美化。截至目前,泉港全区完成造林10000多亩,新建9个乡村休闲公园,7个镇(街道)全部获得省级生态镇(街道)命名,81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

亮点三:一村一品生活甜美

后龙镇上西村的海带加工、前黄镇古县村的现代农业基地、肖厝村和惠屿岛的网箱养殖、峰尾镇奎璧村的吊蛎养殖……如今在泉港,不仅村庄美了,一个个村级特色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民富裕了,“美丽乡村”建设才有源头活水。围绕“生活甜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泉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制度保障等办法,因地制宜引导各地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五万工程”实施成效初显。目前,全区登记备案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吸收成员近2000名,带动4000多户农户;全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值达50多亿元,带动农户1.13多万户,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7000多人。

“富腰包,更要富脑袋。”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泉港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今年成立首个“省级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累计12期培训1500多人;举办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培训会,组织农民参加泉州风味小吃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并开展“专家服务团农村基层行‘十百十千’服务”活动,为100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技术培训,为1000名农村群众传播科技推广知识。此外,今年泉港新建、改建22家农家书屋,完成2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建设,实现全区“文体网点”全覆盖,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亮点四:文化搭台社会和美

近日,一场以“亲山·近水·运动·乐活”为主题的第四届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暨“美丽乡村”休闲汇在涂岭镇如火如荼开展。除了可口诱人的美味猪脚,风景怡人的山村美景,更有网球赛、自行车体验赛等吸引众多游客、村民前往观光。

“靠山吃山”的涂岭镇,通过“涂岭猪脚”,推介涂岭“美丽乡村”建设独有的生态优势;而在峰尾镇,则依托峰尾古城、老街、古船模、渔村风貌等特色,持续叫响“峰尾古城·美丽渔村”特色品牌,并逐步形成滨海文化旅游风景区;在素有“戏窝子”、“曲窝子”美誉的山腰街道,注重运营好“中国闽南戏曲之乡”这块牌子,锦绣广场文化节、芗剧汇演、文艺下乡巡演、民俗表演活动频频亮相……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泉港立足各镇、村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实际,挖掘历史和人文元素,凸显地方特色,逐步推进一批传统与现代融合、自然与人文一体的“美丽乡村”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泉州市泉港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