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 正文
福州冬至吃的“米时”并非糍粑 “米时”更有内涵
http://wmf.fjsen.com 2013-12-20 08: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做好的米时

  东南网12月19日讯(海峡都市报栏目主持 吕蕴岚 关铭荣)再过3天就是“冬至”节气,福州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几天,各处酒楼和传统小吃店也纷纷开始供应时令美食“米时”。主持人发现,不少顾客在买“米时”时会说买“糍粑”,实际上“米时”(福州方言发音为“细”)与糍粑并非同种食物。

  米时比糍粑更有内涵

  老福州人买“米时”,喜欢用方言称作“拨隆细”,意为“打滚”,指圆子在黄豆粉蘸料中“打滚”这个动作。因为圆子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蘸黄豆粉调白糖或者红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由于不熟悉发音,许多人买“米时”时就喊买“糍粑”。热衷于研究民俗的福州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石承水先生介绍说,糍粑也是用糯米做成的,外形和“米时”相似,口感也差不多,但做法和内涵大有不同。“米时”是用生糯米磨浆制成,糍粑则是用熟糯米放到石槽里捣成糊状后制作而成,颗粒略粗,在闽北一带较为流行。

  福州冬至合家“搓米时”配有唱童谣、摆福橘等丰富的民俗活动。丰富的民俗内涵也让福州的“米时”有别于糍粑等其他地区的冬至食品。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