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泉州 绿色家园
随着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泉州市区变得越来越美丽。(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做绿色GDP领跑人——“泉州风景独好!”
2013年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中国“花园休闲之都”的泉州,正聚焦各地游客目光,而“生态泉州”已然成为泉州展示给世界的最美名片,彰显着古城新姿。
从2003年2月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到今年9月底全省首个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泉州以十年磨一剑的环境坚守,奏响“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动人和弦。朝着2014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目标,泉州步履坚定、信心满怀。
□本报记者 谢曦 彭斌
坚守生态 环保加码
每到收获季节,一望无际的绿色作物、大红的胡萝卜、堆成山的西瓜,便成为惠安县净峰镇五群村一道风景线。这座村财并不富裕的偏僻乡村,对发展有着可贵的认识:五群村最大的优势,是全村没有任何污染企业。在坚守生态底线的同时,村里大步流星地搞起生态项目——计划建设五群溪畔的1公里步行慢道和一座占地600平方米的滨海休闲公园。不久的将来,滨海风光将成为五群村旅游的新名片。
不止是五群村,在生态与发展“双赢”中刻苦求解,已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去年10月《泉州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式通过,泉州吹响了在全省率先向国家生态市冲刺的号角,也为全市合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泉州样本”写下有力注脚。
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泉州不断加码:2010年至2012年,泉州环保投入累计达456.5亿元,2012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3.70%,2013年实施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332个,计划投资509.84亿元。仅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整治一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项目82个,完成投资14.6亿元。
跨境流域整治等难题,也从理顺体制机制中找到突破口:晋江分别与石狮、南安签署跨境流域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工作协议,全面启动跨境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南低渠、后面溪等点位水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群众关注的小流域整治问题,同样在集体攻坚中打开局面:今年5月以来,全市21条小流域展开“赛水质”活动,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1.28亿元,河道清淤26.7公里,关闭搬迁违法企业80家。
省级森林城市的绿色版图,更在精耕细作中诗意呈现:泉州市“三沿一环”(沿路、沿江、沿海,环城)一重山、风景区、自然生态公园等重点生态区位的绿化彩化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建设各类示范片1.2万亩,完成造林绿化美化面积30.6万亩。
环境准入和源头治理双管齐下,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截至目前,泉州3个县(市)通过环保部国家级生态县(市)考核验收(全省共6个),2个县(区)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已建成10个省级生态县(市、区)、132个省级及以上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及以上生态村,创建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