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轶闻 > 正文
厦大教授潘威廉双喜临门:定居厦门25周年结婚32周年
http://wmf.fjsen.com 2013-12-11 09:25  詹文 崔晓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家四口坐着在厦门买的第一辆“车”兜风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这个美国人,对厦门是有多热爱。他说,别叫我老外,我是老内,两辈子都要呆厦门。

潘威廉,曾是美国空军、美国第一证券公司副总裁。结果,他卖了美国产业,跑来厦门,一呆25年。

昨天,厦门为他举行了一个庆祝活动,在鼓浪屿一栋别墅里,庆祝他定居厦门25周年和结婚32年的纪念日。园子里摆满了他的各种照片,有很多,潘威廉自己都没看过。

大诗人舒婷,就住别墅隔壁,也跑来了。几乎不在任何场合发言的她,这回竟然拿了麦克风上场,有点羞涩地说,潘威廉很帅,太太苏珊很漂亮,你们很喜欢手牵手在鼓浪屿散步,如果在街上碰到你们,希望你们记住我哦。

厦门荣誉市民、福建第一位持绿卡的外国人、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教授、两次获“福建省优秀外国专家”称号、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友谊奖”。潘威廉好多名头,都跟厦门、跟中国有关。

32岁来到厦门的他,在中国住了25年,依然保留了美式幽默。庆祝仪式上,很多女士和他合影,他笑呵呵说,别告诉我太太,跟这么漂亮的女士合影,她会杀了我。太太苏珊,就在旁边,笑呵呵地看着他。

普通话说得很溜,闽南话也会一些。潘威廉说,别赶我走,厦门就是我家,俩儿子都在厦门长大,楼上老先生老太太都是他们爷爷奶奶。

厦门最美的就是厦门人

导报记者:你来厦门25周年,今天还是你和妻子结婚32周年的纪念日。

潘威廉:缘分啊,中国可以说是我俩的媒人。

我和太太第一天认识,就聊中国。她是在台湾出生长大的美国人,我俩有个共同愿望,想到大陆看看。因为这样,我们才不断约会,然后恋爱。我俩都太喜欢中国了,给两个儿子取名都是“中美合资”,叫神农和马太。

32岁我博士毕业,下了个决心,把美国产业卖掉,和太太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厦门。刚开始只是计划在这学一两年中文,然后去别的地方。结果,一来就爱上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了。当初压根没想到,会在这里一呆25年。

导报记者:为啥不走了?

潘威廉:我给你说个故事。刚来厦门没多久,我在中山路丢了个包,里面有护照,还有我两个月工资。我着急啊,结果路边一裁缝捡到,把包还给我。我给他钱,他一分不要。后来我才知道,这裁缝很辛苦,还得了癌症。我后来再去找他,他已经去世了,小孩才刚出生。我当时差点哭了。

厦门人就是这样,厦门最美的就是厦门人。所以,我说不能离开厦门。

一辈子、两辈子都想住这里

导报记者:你在厦门可是名人,你满世界推介厦门,成厦门代言人了。

潘威廉:2002年,厦门申请国际花园城市,我作为发言人。厦门拿下金奖,我乐坏了。后来,我又帮助泉州、上海松江、江苏常州武进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

导报记者:有人说你是中国通、福建通、厦门通。

潘威廉:中国通说不上,嘿嘿,厦门通还行。我写了10多本书介绍厦门,写着写着,变成厦门通了。

其实不仅老外,很多年轻的厦门人,也不了解自己的家。我写这些书,不仅给老外看,也给年轻的厦门人看。

导报记者:别人说你为厦门做了很多事。

潘威廉:一点点啦,这是我家,我应该的啊。在中国,特别是在厦门,我不是老外,而是老内。

别人问我,这25年觉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说,最骄傲的是拥有了这么一个大家庭。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厦门是一家人。只要没人赶我走,我一辈子、两辈子都想住这里。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