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坑小雷锋”事件刺痛了谁的心
http://wmf.fjsen.com 2013-11-26 14:53  曾国林 来源:贵阳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广为传唱,雷锋同志的事迹也被广为传播,雷锋一生所表现出了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质,成为了我们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从小时候开始,我们的父母就会给我们讲雷锋的故事,培养我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在上学的时候,学校更是非常注重我们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把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学习工作来抓,努力培养新一代的“小雷锋”。久而久之我们普遍都有一种争当“活雷锋”的朴素情怀,这种情怀也无形中指导我们的行为,使得我们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本能的去帮助别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也是当前志愿者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的一个主题,同时帮助他人,也是体现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更是弘扬和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最近出现的一则“小孩扶老人反被赖撞人”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明明是老人自己摔倒的,叫三个小孩子过来帮忙扶起来,三个小孩子本着学雷锋做好事的想法,义无反顾的过去帮忙,反而被老人赖成是他们把她撞倒的,要求赔偿。这件事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小孩争当“小雷锋”,而却遭遇“坑雷锋”之流的诬陷,这将会给社会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在平日里,像扶摔倒的老人起来,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很常见的,就像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一样平常,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人好心好意去帮助别人,最终却惹上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遭受经济损失的报道,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很多人在遇到诸如老人摔倒、当街晕倒等等情况时,心里很想去帮忙,去扶起老人或者送老人去医院,但在实际行动中,人们往往就退缩了,因为害怕也遇到那些“坑雷锋”之类的人,出于保护自己的角度来说,这些“路人”的想法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大家都这样的想法,等我们老了,摔倒了,又会有谁来帮助我们呢?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