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福清阳下街道溪头村:昔日最穷村 今朝百亿村(图)
http://wmf.fjsen.com 2013-11-26 08:33: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洪宽新村

贫困村民住上廉租房——林云忠是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的村民

  福州新闻网讯 “新房住得舒服,而且租金便宜,每月每平方米只要一元钱!”25日,谈起搬进新房的感受,林云忠开心地说。

  林云忠是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的村民。今年,村里建了一幢廉租楼。按照村里公开的申请条件,林云忠选了一套百余平方米的新房。“全部装修好的,只要买些家具,把床搬进来就行了。”林云忠说,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就是终于告别“蜗居”生活,住进了新房。在溪头村,像林云忠这样幸福地住进新房的,还有8户生活困难的村民。

  溪头村是著名侨领林文镜的家乡。上世纪80年代,林文镜在这里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村级侨办工业村,通过两“村”联动,带领乡亲走上了致富道路。村民富了以后,村里的小洋房一幢接一幢不断冒出来,就像城市的别墅区。

  “虽然大多数村民都盖起了新房,但仍有低收入村民住在破旧的小屋里。”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和星告诉记者,为了改善低收入村民的住房条件,让村民共享幸福,今年春,村里投入600余万元,建起了一幢廉租楼,并为租户装修了房子,厨房配备了灶台、洗菜池,卫生间配备了马桶、洗脸池、梳妆台。

  除了建起廉租楼,这一年来,溪头村值得“晒”的幸福还有很多。

  过去,大北溪一到雨季就易内涝。去年以来,村里出资对这条溪进行了疏浚,并在两岸砌起了驳岸,对沿线景观进行了改造。“现在,河水清了,两岸绿了,景观也美了,大家都喜欢到这里走一走。”78岁的村民林洪良说,他现在每天的幸福事,就是沿着小河边的“绿道”漫步回家。

  村里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还有今年刚建成的文化长廊。村里出资1000多万元,对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在古民居附近建起了风雨廊。如今,这里形成了一个新的百姓文化广场。

  环境整洁了,房屋整齐了,配套设施完善了,农村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更加突出了,村民的腰包也更鼓了!林和星告诉记者:“到今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可望超过4万元。”

  与此同时,村民的“福利”也日益丰厚:住在这里的村民,新农合、新农保的相关缴费全部由村财支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650元元,低保户每月850元,五保户每月1340元。

  村财收入逐年增加。刚刚建好的台湾风情街,占地5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装修,准备春节前开业。村里引进台湾知名企业整体营销,建成后村财政每年就可增加收入230多万元。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3-10-31厦门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 村庄自建公园可获奖励
  • 2013-10-29藏身村庄日炼猪油三百斤追踪 黑作坊关门停产
  • 2013-09-25通辽明州化工污水喷进沙漠 周边村庄地下水受污染
  • 2013-08-21小村庄有大作为——探秘福建第一“淘宝村”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