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樽
福州新闻网讯 “两次追梦,两个场景,换了人间。”这是在工人文化宫日前举办的“光荣与梦想”福州市劳动者风采展上,一位八旬全国劳模的梦想感言。40多年前,他发明的ADC发泡剂独特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项发明在推广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氮氨污染,为了“自我救赎”,他针对治污技术二次创新。在市总工会的帮助下,研发资金和技术难题得以解决,老发明人的“二次发明”登上全国发明展舞台,并夺得金奖。这位自称“发明罪人”的老劳模叫郑守樽。17日,记者采访了郑老。
开创我国ADC生产新工艺
郑守樽还是小伙子时,同事就叫他“发明牛人”,因为他当年一项关于瓦斯安全利用技术的发明获当时的石油部推广,样机还在北京举行的“建国十周年成果展”上展出。凭借这项发明,时年25岁的郑守樽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给郑守樽带来更大荣耀的,是他开创了我国ADC生产的新工艺。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对ADC发泡剂的需求很大。这项工艺主要用于塑料、人造革等发泡,可以制造塑料拖鞋、泡沫箱等包装材料,用途广泛。但是,生产ADC的主要原材料——红矾钠在我国奇缺,大部分只能依靠进口。
1966年,在福州第一化工厂工作的郑守樽翻阅国外资料时,得知国外已有用氯气代替红矾钠生产ADC的技术,只是生产过程容易爆炸。有过瓦斯安全利用发明经历的郑守樽坚信,只要掌握规律,爆炸可以避免。他勇敢地向领导提出愿意承担这项危险的实验。20多天反复实验后,郑守樽终于找到了爆炸的原因,以氯气替代红矾钠氧化的发泡剂生产新工艺大获成功。新工艺解决了氧化剂来源困难的问题,产量大幅提高,每吨成本下降2500元。紧接着,郑守樽又攻克了粗肼替代纯肼用于生产ADC的难题,使生产流程大大简化。
能耗最低、成本最低、生产最易、原料最易得,郑守樽的这项新工艺,使我国ADC产量迅速猛增。1978年,郑守樽作为我省科技发明功臣,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
氨氮从肥料变成污染
接受采访时,郑守樽告诉记者,当年在创新ADC新工艺时,他就知道这项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氨氮,但他没想到ADC产量会如此大,10多年来一直作为支农肥料使用的氨氮,现在运输和储存都成了困难。上世纪80年代起,很多企业干脆偷偷将氨氮倒入江河湖海。
“在我这项发明面世前,全国只有3个工厂生产ADC,年产量均不超过100吨。但到上世纪90年代,全国ADC产量已超过10万吨,中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ADC生产国与出口国。”郑守樽说,每生产一吨ADC,就会产生15吨以高浓度氨氮为主的废液,现在全国生产ADC的企业每年要产生34万吨氨氮废液。废水排入水体后导致水体富营养,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堵塞河道、水库、排灌站,缺氧的水体还会使鱼类窒息死亡,水生生物大量灭绝。发现自己发明的新工艺会严重污染环境后,郑守樽决定“自我救赎”。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呼吁对ADC发泡剂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资源化回收。
经过试验,郑守樽发现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十水硫酸钠等均能从废液中回收,其中无水硫酸钠的回收工艺还简易投产。但出于经济利益等原因,他的试验被迫中断。后来在外甥的经济支持下,郑守樽继续研发,终于在1994年完成全部小试,他的工艺可以保证使用企业能够盈利。
不遗余力治污
从地处九龙江源头的龙岩到黄河上游的宁夏,郑守樽奔走在ADC企业间推广他的治污发明,但是治污之路远比发明之路坎坷。“企业只要丰厚的利润,不愿承担治污的责任。”郑守樽告诉记者。
2003年,69岁的郑守樽患肠癌入院手术。躺在病床上,他还是想着要赶紧把自己发明的治理氨氮废水工艺技术归纳总结,并申报国家专利。2005年,他的两项治理氨氮的发明专利均获批。市总工会推荐他参加2006年在广东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他的“全球最大氨氮污染治理有方”项目获得金奖。2007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门采访郑守樽,他的发明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我年事已高,希望治理氨氮污染的技术能够推广。”几年来,郑老在治污路上不断前行,他希望ADC废水污染治理列入全国治污重点项目,期待有生之年能早日看到山清水秀。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