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建议: 为民办实事,做完应回头看
《10年啦,学校体育场那道门开了吗?》后续
海西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一些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完要回头看,比如3年后再看看现在怎么样了,有些事情是不是完善,没有的话来年要再加强。”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昨日说,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厦门出台了文件规定,应该按照文件规定来执行。但学校的安全管理也是大事,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跟上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配套措施,否则轻易开放给市民,今后难免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比如,体育设施被频繁使用后如果损毁,谁来买单?影响学生上体育课怎么办?谁来修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
朱奖怀认为,不能一味只靠学校来满足市民的体育锻炼需要。更重要的是应该多开发社区运动场所,这才“治本”。现在社区运动场所确实十分缺乏,特别是在旧城区中。因此,在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中,应该有一部分体育运动资源释放出来,可以部分由政府管理,部分由民间投资。
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曾是厦门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现在却无法执行。
朱奖怀说,一些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完要回头看看。而且很多项目不宜以1年为限,更多跟民生相关的工作,是不可能在1年里完成的。这些事项的期限,有的可以是1年,有的可以是若干年,还有的可以以一届政府为限。如果都要以1年为限,担心有的会为了在本年度完成,草草启动,草草收场,没有办实。
“把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家都挺开心,但后面没有追踪,没有监督落实。”最先向本报提出这一线索的市民张先生也认为应该回头跟踪。他说,为民办实事项目应该是长期、延续的,累积起来的实事应该越来越多,而不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每年换一批,今年做新的,过去的又丢掉了。办了这么多事,前面的有没有回头看看做了没有,做得怎么样?张先生建议,为民办实事项目一定要落在“实”上,每件事都要有跟踪机制,不能当成儿戏。
厦门曾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应对社区开放 但已名存实亡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