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31日讯 “哈哈哈……”欢笑声在沉寂没多久后又一次从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的礼堂内传出。令两百多名小学生目不转睛又笑声不断的,正是厦门大学消费教育宣讲团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消费教育“微电影”。
“六一”来临之际,在工商部门和市消保委的组织下,这支又名为“小法益厦”的宣讲团带着这份特殊的节日礼物,走进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完成了这支90后队伍极具创意的普法宣讲首秀。
成立“厦门大学消费教育宣讲团”,是今年3.15期间厦门工商、消保委和厦门大学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中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依托重点高校的智力资源,通过开展系列消费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国民消费理念,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和以往走进校园授课相比,微电影的形式更加灵活,不仅可以多次播放,还可以让同学们下载后带回家观看。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有样学样’,直观地明白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权益已经受到侵犯,权益被侵犯后又应该怎样去应对和维权。”厦门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首部“微电影”由三个短片组成,分别围绕食品安全、玩具质量、强制搜身等内容展开,基本涵盖了小学生日常的吃喝玩乐领域。由于贴近实际生活,通俗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表演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现场“笑果”极佳。宣讲团成员不失时机地进行互动式引导,启发同学们的思维。在接下来的有奖竞答环节中,竞答问题一出,同学们几乎条件反射式地举手抢答,现场准备的数十份奖品供不应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首部“微电影”新鲜出炉,前后制作历时两个多月。前期与学生反复座谈,了解目前小学生们后再确定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消费主题;剧本则一改再改,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易懂,关键还得融入消费知识点……由于都还是学生,因此宣讲团成员们只能利用课业之余进行筹备。
“虽然很辛苦,但看到我们的作品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感觉很有成就感。希望我们可以继续努力拍出更多更好的消费教育微电影。”“小法益厦”宣讲团成员陈宇说道。
( 通讯员 何丽芬 施建雄 柴金武)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