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推进器” 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培育人才的“孵化器”
福建:“量身定制”劳模工作室发挥示范效应
实现由劳模“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的提升
本报讯 (记者肖玉保 吴铎思)“由公司劳模工作室发明推广的一系列带电作业新工具和新技术,每年可多供电量2.36多亿千瓦时,使公司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每年给电网带来1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10月29日在厦门召开的福建省创建劳模工作室交流会上,该省电力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徐建忠介绍了依托劳模工作室,充分发挥各类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的经验。
据了解,福建省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今年8月出台了《关于深化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将劳模工作室建设成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载体。
为让劳模进一步发挥作用,让越来越多的职工聚集到劳模工作室中,福建各级工会通过采取现场观摩会、推进会、座谈会、展示会等形式,全面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并在四个领域分别培育不同类型的示范性劳模工作室。其中,技术攻关型的有福州的冯振波工作室、南平的肖如工作室等;技能传授型有厦门的冯鸿昌工作室、泉州的赖礼同工作室等;服务示范型有厦门的陈基周工作室、宁德的卓继雄工作室等;管理创新型有莆田的王少媛工作室、三明的林先雄工作室等。还有种养植劳模示范基地、窗口劳模服务团队、院校劳模教研小组等。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他们攻坚克难、带徒传技、改革创新的风采,形成了“比有标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的创建态势。
在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过程中,各级工会还在资金保障、规范建设、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完善。厦门市总制定下发《关于深化劳模工作室的意见》,根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分别以科研技术、社会管理和群众服务类型进行创建。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各有特色、各有亮点。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参加了创建劳模工作室交流会并参观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盖军衔劳模工作室等3家劳模工作室后提出,劳模是各行各业领头雁,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他们“量身定做”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创建各级各类劳模工作室517家,其中以劳模命名或领衔的工作室478家,拥有成员4441人。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的“推进器”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催化剂”作用,在培育人才中的“孵化器”作用,实现了劳模“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的提升。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