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10月23日,在修葺一新的福州善化坊,家住善化新村的陈依伯带着孙子在暖阳下散步。见记者来采访,他热情地当起讲解员:“以前善化坊又乱又脏,我只能带孙子去逛白马路,车子多也没办法。现在整治了,路面又宽又平又干净!”
善化坊,闽王时代是唐罗城善化门。过去,这里老旧脏乱;如今,古朴的石条路面、仿古的木质门窗、明清风格的廊亭、福州特色的马鞍墙,让善化坊清丽中透着传统巷弄的古韵。
善化坊的新生,得益于鼓楼区实施的鼓西路片区街巷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包括鼓西路“一横”,善化坊、元帅—卧湖路、肃威路“三纵”。善化坊定位为书院文化、寿山石文化,元帅—卧湖路定位为戏曲文化、街巷文化,肃威路定位为宗教文化、社区文化,将重现旧时鼓楼繁华街市,连接三坊七巷景区与西湖景区。
福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干900天”攻坚战,如今时间过半。鼓楼区已完成5个重点区域、17条主次干道、6条内河水系、2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2条慢行步道、24条背街小巷、3片公园绿地的综合整治,一幅“山绿、水清、城美”的核心城区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内外兼修,造出精品
“原来以为整治就是做做大街两边的景观工程,没想到我们这么里面的小巷也能沾光!”在九彩巷住了20多年的张阿姨这几天很高兴,因为楼下困扰了大家多年的破旧公厕拆掉了,再也不会天天闻着恶臭进出了。
九彩巷整体改造工程将以福州乡土文化建筑形态及简约的中式景观改造手法,利用沿巷2.8米艺术墙垣的围合设计,营造榕城传统巷弄氛围。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是面子工程,不是简单地涂脂抹粉,更要调理好内在,才能整体提升。”鼓楼区有关负责人说,从早期做街面景观工程到深入背街小巷、完善宜居社区,再到统一整合绿地公园、挖掘历史人文景观、打造慢行步道系统,还有正在规划的城市森林绿道等,综合整治随着大家认识的提升不断深化。
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要讲究内外兼修,造出精品,惠及百姓。
在综合整治过程中,鼓楼区坚持以规划为指南针,注重细节和品位,注重把握城市时尚度与地域协调性,高水平做好规划设计,把每座楼宇装扮成精美的“城市家具”,把每个店招店牌装扮成一枚枚“城市邮票”。
在军门社区,干部苦口婆心说服居民,拆除了近700吨重的防盗网,提升小区绿化彩化水平,实施缆线下地及光纤入户,新建地下停车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口袋公园、小广场等,打破小区的封闭格局。
正在改造的庆城社区,采用垂直绿化设计,运用多品类混种的配植模式,按照一定比例交替植绿,利用不同品类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实现主干道旁一年四季不同的立面景观效果,常绿常新。
在安泰河、五四河等内河整治中,力求做到设计风格与历史文化街区统一协调,丰富坊巷的轮廓线和层次感,勾勒出白墙黛瓦、古榕繁茂的水巷风情。
以人为本,注重细节
以人为本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核心。关注民生、注重细节,让老百姓感受到整治工作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改善,才能让环境整治成为社会共识。
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大规模、深层次的征迁拆违,触及利益、引发矛盾在所难免。鼓楼区在每一个整治项目开始前,区、街道、社区都成立宣传小组,召开形式多样的座谈会,走家入户向居民阐明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规划初步方案形成后,广泛征集居民意见,使设计方案真正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建设过程中,包项目领导和项目负责人还结合“四个万家”活动,广泛走访居民和辖区省直、市直单位,和风细雨地面对面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他们在改造中注重提升小区安防、照明、绿化水平,规范车辆停放点等,着力破解居民关心的出行、安全等难题,让整治后的小区更加宜居舒适。
今年初以来,鼓楼区推行成片社区整治、成片街巷改造,这一做法不仅仅美化了城区环境,传承了闽都文化,而且完善了基础设施,优化了人居环境,越来越贴近群众,也凝聚起了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以前住在楼上的人直接把垃圾整袋扔下,怎么劝都不听,还说反正楼下那么脏无所谓。现在整治后,街巷环境这么漂亮,他们也都不好意思乱扔了,大家都自觉一起来维护环境卫生。”正与区人大代表一起做街面环境督查的社区工作者小林说。
背景链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今年,全省城市建设战役安排“点线面”攻坚计划、城乡规划和管理、城乡景观风貌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宜居综合体等5大类、15个任务,实施项目3990个,计划完成投资2145亿元。至9月底,全省完工项目601个,在建项目2709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80个,累计完成投资2805亿元。
从去年9月开始,福州市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实施交通整治、水环境整治、路街净化整治、“花城绿城”、市容整治、“绿岛链”等专项行动,共启动项目743个,目前已完成436个,建成城市绿道64.5公里,整治建筑960幢,完成街巷整治15条,改造道路45公里,实施绿化240万平方米,增加开花植物20万株,改造无物业小区230个。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