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由北京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创办于2004年,是目前北京大学主办的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性论坛之一。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致力于推动全球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文明对话与和谐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迄今已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位名流政要和知名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
2013年是北京论坛创办十周年。历经十年发展,北京论坛有哪些收获、思考与心得,面向下一个十年,北京论坛又将如何坚守最初的理想和实现更高的目标,本文希望初步回顾北京论坛十年的发展历程,以挖掘北京论坛的价值内涵,厘清北京论坛的发展理路,规划北京论坛的发展方向。
理想与信念:主题的高远与十年的坚守
北京论坛是一个坚守理想和信念的论坛。
十年前,北京论坛的创办者经过审慎思考,将论坛总主题确定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实践证明是极富远见的。经过十年的发展,虽然国际国内形势和学术研究热点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关于“文明和谐”的探讨却始终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愈发清晰和凸显,成为全球官产学民媒等各界所共同关心的核心议题,追求和谐,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志和最普遍的共识。
作为率先高举和谐大旗、倡导共同繁荣的一群学者,北京论坛的发起人和创办者体现出了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过人的学术勇气,而北京论坛对这一主题的十年坚守和四千多位全球知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持续研讨,是对论坛创办者当初睿智决策的最好回应与肯定。
北京论坛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并非简单的无冲突、不悖行,而是更加强调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和促进,以最终实现共同繁荣的伟大理想。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北京论坛主题的最好解释,也充分彰显了东方学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独特视角:首先,摒弃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固有偏见,推动交融而非竞争,倡导理解而非冲突,增进信任而非猜忌;其次,倡导理性的“文化自觉,明确主张选优汰劣。但要淘汰的,应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的负面劣质,而绝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暂时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选择的,应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绝不是对着某一个国家、某一种文化顶礼膜拜。”(引自何芳川的观点)
北京论坛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但从不隐晦自身对东方文明的重视和推崇,因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文明及其思维模式在世界秩序的制定和文明格局的构建中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包括东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不断处于被怀疑和否定的地位。全球化被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所代替,多样性被一元化所置换,文明在相互审视间充满了“傲慢与偏见”。今天我们对东方文明的推崇和倡导,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平衡和重构,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重新发现和肯定东方文明的价值内涵,“扭转过去用西方文明的眼光审度我们自身的迷惘,而是依靠东方的智慧,按照人本主义的原则重新解释新的21世纪”,亦即“用东方的智慧解决世界的问题”。(引自金在烈的观点)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这一主题高屋建瓴、历久弥新,日益在全球学术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21世纪初北京大学学者向世界喊出的最强音,集中体现了北大学者的历史使命感和全球引领意识,也高度彰显了北京论坛坚持自身理想和传播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经过十年的研讨和发展,尽管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但文明和谐的旗帜始终被毫不动摇地高擎,论坛最初的理想和信念也被届届传承、步步实现。
发表于2004年首届北京论坛的《北京宣言》,提出了北京论坛学人的三大责任与使命:一是对人类命运、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困惑的无穷尽探索(解惑),二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务实),三是对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和深层的人类灵魂做出无止境的询问与回答(求真);北京论坛的理想是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和谐相处、共同繁荣,推动21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北京论坛十年的发展历程看来,北京论坛的创办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很好地坚守了论坛创办之初的理想和信念,并通过多学科、多层次的持续研究和探索践行了自身的承诺和使命。
历史反思与现实关怀之间的抉择与平衡
历届北京论坛的议题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另一类是对现实的真切关怀。当然,部分议题也二者兼备。这一分类特征,在历届北京论坛的年度主题和分论坛主题均有体现。
北京论坛的年度主题,亦即每年北京论坛学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总是在历史反思和现实关怀中徘徊与抉择。从近几年的年度主题选择来看,现实关怀的比重有所上升。
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2004)的总主题下,有三届论坛集中从历史反思的层面展开讨论,分别为“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2006)、“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2007)以及“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势”(2008);有四届北京论坛的年度主题更倾向于现实关怀,分别为“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2005)、“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2009)、“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2010)以及“新格局、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2012);还有两届的年度主题兼有历史反思和现实关怀的蕴涵,分别为“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2011)和“回顾与展望”(2013)。
北京论坛年度主题的产生,是全球数千位知名参会学者的集体智慧反复酝酿的结果,它体现了北京论坛学人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关注角度和回应方式。北京论坛是一个旨在促进文明和谐与推动共同繁荣的论坛,所以它一方面要进行严肃而冷静的历史反思,另一方面也要为当下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既不能不问世事,也要避免追新掠奇,而要在冷静的历史反思与热切的现实关怀中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与合力方向,团结和凝聚各领域致力于推动文明和谐发展的“智者”,摒弃庸俗浮躁,杜绝急功近利,冷静、理性而执着地走自己的路。
十年来,北京论坛累计举办了85个分论坛(Panel)、10个专场(Special Panel)和5个高端对话(Dialogue),研讨场次(Session)超过700场,论坛收录的论文达2300多篇,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北京大学的人文社科领域以及部分自然和交叉学科。
如果我们以研究领域为标准,对这些分论坛议题进行大致归类,就会发现一条十年来各研究领域所关注、思考和研究的清晰理路。这些精挑细选、字斟句酌的分论坛议题,代表了十年来该学科领域最意义深远且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也充分体现了北京论坛学人从诸多角度对如何促进文明和谐发展、推动共同繁荣的历史反思和现实关怀。
把握话语权:发出北大学者的声音
毋庸讳言,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文领域,其基本概念、主要理论、重要思潮,大多发端或兴起于西方,西学东渐之影响、欧风美雨之吹沐已经超过了两个多世纪。时至今日,各学科领域之学术体系的建立、评价标准的确定、发展方向之引领,西方仍占很大优势,全球学术界的话语主导权依然主要在西方。这并非妄自菲薄,而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所有摒弃夜郎自大幻想、持有实事求是态度的人都不会否认这种发展的差距和西方文明对当代世界的巨大影响。
在承认差距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缩小这种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这依赖于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和学科的交流,世界需要听到东方的声音,北大学者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契机面前责无旁贷。作为北京大学主办的国际论坛,北大学者是北京论坛的东道主,所以他们不但有乐见“有朋自远方来”的热情与气度,更有主动设定题域、率先直抒胸臆的自信和权利。北京论坛为北大学者提供了把握学术话语权的平台,创造了让世界聆听东方的机会。
十年来,北京论坛学术委员会每年均遴选和邀请一位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向全世界展示北大学者的情怀、体现北大学者的关注、发出北大学者的声音。对每位担当北京论坛主旨发言人的北大学者而言,这是一种荣誉,也意味着一种责任,因为他们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当代北大学人的学术水准和精神魅力。
在2004年首届北京论坛上,汤一介先生以“‘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为题发表主旨报告,之后——
2005年,何芳川先生以“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06年,袁行霈先生以“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07年,叶朗先生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08年,王缉思教授以“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09年,周其仁教授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10年,潘文石教授以“明智的伦理抉择——是安全穿越生存瓶颈的唯一指南”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11年,林毅夫教授以“二十一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2012年,厉以宁先生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题发表主旨报告。
这些引起广泛关注和巨大共鸣的主旨报告,是北京大学学者对关系到全人类共同福祉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生态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充分代表了当代北京大学学者的研究水准和实力,集中体现了东方学者的全球视野和学术情怀。
十年来,有超过700人次的北京大学学者参加过北京论坛,在论坛上发表观点、交流互动,同时也体验着在燕园“主场”充当东道主欢迎全球同行的兴奋与快乐,“北京论坛学者”是所有这些北京大学教授共同的学术身份,就如同它也是其他3300余位全球知名学者的共同学术身份一样。
北京论坛的品牌价值与精神财富
纵观北京论坛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品牌价值和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对于“文明和谐”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推动:北京论坛搭建了一个倡导文明和谐的高端对话平台,梳理了一条探索文明和谐发展的理性道路,凝聚了一批致力于推动文明和谐发展的“仁人”“智士”。
第一,北京论坛搭建了一个倡导文明和谐的高端对话平台。
北京论坛并不认为各文明间存在天然的割裂和冲突倾向,需要我们寻找途径努力弥合、避免冲突,相反,我们更倾向于一种“避免对当代世界作割裂式狭隘理解”的“全球文明”,因为“在我们深远而辽阔的全球文明中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依赖性”,“这种全球思维引导我们走向对世界文明的兼容并包式的观点,而非对文明作相互隔离的割裂式的理解”。(引自阿马蒂亚·森的观点)
以2005年第二届北京论坛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和意大利都灵大学瓦提姆教授的“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定位、差异与和谐”为标志,北京论坛陆续组织了“伊斯兰与儒家文明的对话”(2009)、“基督教与儒家文明的对话”(2010)、“轴心文明对话”(2011)、“中美核心价值对话”(2011、2012)等一系列高端对话活动,这些对话活动在北京论坛的平台与框架内举行,但其影响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论坛的范围,对话参与者也代表了当代世界范围内文明间对话的最高水准。
第二,北京论坛梳理了一条探索文明和谐发展的理性道路。
如果我们将北京论坛的总主题“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理解为“干”,那么历届论坛的每个分论坛及其分主题就是“枝”,而每位参会学者的研究及其观点和论文就是“叶”,当北京论坛的“和谐之树”拥有第十个年轮之际,它已经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了。无论我们是远观其干,近观其枝,抑或细观其叶,都拥有清晰的影像和脉络,而在整体上它们又共同构成一副探索文明和谐发展的多学科全景图。
北京论坛不是清谈雅聚,对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探索并没有停留在口号标语或警句格言的层面,而是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包括交叉学科和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梳理了一条通向文明和谐发展盛景的理性道路,实现了从梦想到行动的转变,承担和履行了北京论坛学者“解惑、务实与求真”的三大责任。
第三,北京论坛凝聚了一批致力于推动文明和谐发展的“仁人”“智士”。
十年来,参加北京论坛的嘉宾学者累计超过4000人次,分布在10多个学科领域,代表了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文化特征,他们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为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而不懈努力。
这其中,既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现任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墨西哥前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泰国公主诗琳通、智利前总统埃德华多·弗雷、印度前总统卡拉姆、韩国前总理卢在凤、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美国前贸易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等国外政要;也包括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周铁农、蒋树声,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前副主席罗豪才,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原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中国国家领导人;更包括1972年诺贝尔奖得主肯尼斯·约瑟夫·阿罗、1993年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1999年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梅尔森、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奖章获得者罗伯特·贝拉、世界伦理基金会主席孔汉思、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汤一介、林毅夫、叶朗、周其仁、王缉思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
这些“仁人”“智士”构成了北京论坛的全球学者网络,随着这一网络的不断壮大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北京论坛已经成为全球探讨文明和谐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结束语
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对于人类文明史而言,这十年只是惊鸿一瞥,但就在这短暂的十年时间里,北京论坛的创办者、参与者和关注者却共同创造了不平凡的文化业绩——他们率先振聋发聩地喊出了“文明和谐”的伟大口号,他们坚持不懈地对文明和谐发展的途径和目标进行探索,他们满怀信心地憧憬和追求着文明的共同繁荣将带给全人类无限的福祉和机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同文明在各自发展和相互交融中体现出不断丰富的共同价值和多元发展趋向。倡导不同文明间对话的目的就在于增进相互的宽容和理解,扩大共识、化解冲突,推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和平进步与共同繁荣。我们相信北京论坛将为全球各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最为坚实、持续而广阔的平台。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这是北京论坛向世界发出的声音——从一个十年,执着而坚定地走向下一个十年。
(文稿及图片提供:北京论坛秘书处)
● 哲学:
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
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
爱智与弘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
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
信仰与社会——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
● 历史:
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
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
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
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
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
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
● 教育: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
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
国际合作与大学发展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
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
教育传承与创新
民办教育与公共财政
世界经济变化中的教育发展:质量、公平与效率
高等教育的全球参与和知识共享
● 艺术: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
艺术传统与文化创新
● 政治:
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
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
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
● 法律:
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
WTO:世界贸易组织·政府·企业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
● 语言与文化:
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
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
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
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
多元文明冲突与对话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
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
世界格局变化中的国家发展与文化复兴
文明的构建:语言的沟通与典籍的传播
地区合作与冲突:多元文化的视角
伊斯兰与儒家文明的对话
——对21世纪人类困境的回应
基督教与儒家文明的对话:生态与和平文化
轴心文明的对话
中美核心价值对话
● 国际关系:
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亚与美国
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
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
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
变革与稳定: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机遇与挑战
● 经济与管理: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
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制造业的发展
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
全球化趋势中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
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
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
反思资本主义:后危机时代世界面临的挑战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企业家责任
● 考古学:
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
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
信息与传媒:
IT产业与现代文明传播
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
——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
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 社会与人口:
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
民族关系与宗教共处
人口与区域发展
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
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
● 环境与生态:
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
全球环境问题:政策与行动
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展望与创新
水与可持续文明
● 城市:
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
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
世界城市精神传承——经验与创新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多样性
● 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
——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奥林匹克精神与世界和谐
● 青年:
挑战、责任、理想:我们是世界的青年
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
面对变革的时代:青年的视角
保护的新希望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