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完西街的古朴,再来品味中山路的雅致——
小巷深处古宅第 中西合璧洋味浓
(黄强手绘 海明制图)
核心提示
漫步泉州西街,小巷里的飞檐翘角呈简短的燕尾状,少了张扬,多了内敛,红白相间的砖石错落有致,令人过目难忘(详见晚报22日第8版、24日第10版)。从西街走出,来到中山路,这一带巷子里的古宅第,除了具有红砖、白石、飞檐等闽南特色外,还带有中西合璧的露天阳台、琉璃窗花以及雕饰华美的木结构,令人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许雅玲 陈灵 石伟琴 陈晓东 实习生 陈智富 文/图
镇抚巷叶氏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玉犀巷、新府口 深巷飘来古早味
据说,旧时玉犀巷中有镇雅宫,宋为都税务,清为文昌夫子庙,宫前屏墙上有一头玉犀石雕,巷故名玉犀巷。从中山路拐入,步行十多米后有一分岔口,依稀可听到附近基督教泉南堂里的钢琴声传来。迎着旋律,记者踏入左侧小巷。然而入巷后,西洋乐声却从耳边消逝,心瞬间被闽南古韵所捕获,归于宁静中。
玉犀巷9号有一数米见方的大埕,其东边是旧时古大厝留下的两间护厝。院子里,阳光照在石椅上,金橘树枝头未熟的果子随风摆动,一位银发阿婆正拄拐到院子里倒痰盂。这里俗称“李伯府”,是清代闽浙总督李廷钰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归里所建府第。阿婆姓吴,84岁了,是这家的媳妇。她说,古厝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拆毁了大部分,现在见到的是后来又建起的平房。然而李家的西南角依然存有一段出砖入石的墙。
吴阿婆虽需拄拐走路,从井里汲水时却十分利索。院子一角有口莲花台古井,水面漂浮着两三片落叶。“水干净得很!”她笑着说,“用来拖地、洗衣服正合适。”
告别阿婆返回岔口,再进入右侧巷子,待回过神来已到新府口巷。两侧红砖古厝向远处延伸。其中,一堵围墙尤为引人注意——它以碎砖、残瓦、石块、瓷片、蚝壳等物砌成。正在屋外晒太阳的老伯说,清初靖海将军施琅建府邸于巷中,时人称之为“府口”,而当时的泉州府附近有条府口街,为了区分二者,遂加“新”字,巷名新府口,不过今施府已不存。巷中还有香火繁盛的元妙观。
承天巷里,午后的阳光洒在老宅的青砖围墙上。
许厝埕、镇抚巷 中西合璧添新韵
远远看到巷口有一家制花铺,走近一看巷名,果不其然——“花巷”。据悉,花巷原名叫“梦粿巷”、“蒙古巷”,后因制花的商铺多聚集在此而改称“花巷”。
穿过花巷到许厝埕,在其24号,遇见一座颇具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陈振辰故居。从侧门进入,可看到前庭摆放着很多盆栽,庭院正门则修葺着极具中国特色的红瓦、飞檐,门廊上彩绘有各种精美图案。进入庭院,松木柱、雕花檐,古色古香的门窗桌椅,都散发出浓郁的独特风味。更为惹眼的是,不少房间的外侧都是圆拱形浮雕窗眉,西洋风味浓烈。然而,庭院却是极具闽南特色的出砖入石,中西建筑风格合二为一。80岁的主人陈家鹤介绍,房子主要是穿斗式木构架,有大量木雕花。
而附近的镇抚巷也有这么一栋中西合璧风格的宅第。从镇抚巷匆匆而过的人们,一定不会忽略门口有醒目“大司马”字样的黄宗汉故居,但很可能会错过对面那扇隐于市的铁门——镇抚巷38号叶贻根旧居。这栋中西合璧的华侨旧居建于1937年,由印尼华侨自行设计,惠安名匠建造,特邀印尼制砖名匠回乡烧制瓷砖,2001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居住于此的洪阿婆今年77岁了,二十一二岁时从西街嫁给叶氏。洪阿婆介绍,这房子从建筑结构和外观来看是西式风格,而宅内的布局却是中式的,内有大庭、深井,左右有走廊,前后各有厅堂,“屋内屋外都设有楼梯,方便上下。”
镇抚巷黄宗汉故居仍保存完好
承天巷、南俊路 百年历史汇青砖
坐落于南俊路的承天寺正对着一条小巷,它因承天寺而得名承天巷。漫步其中,一座宅第因围墙全由青砖垒砌而成显得与众不同。老人们说,这宅子在巷里可有名了,大家都称它“青砖徐”。推开虚掩的门,一个庭院映入眼帘。83岁的徐大爷居住在这,他告诉我们,老宅建于清嘉庆年间,祖祖辈辈都居住于此。厅堂和几个房间依然是当年的模样,而其他部分已经被改建。推开木制大门,吱吱呀呀的声响,似乎让人看见那时人们生活的景象。
穿过承天巷,承天寺出现在眼前,它就坐落在南俊路边。宋代佛塔和“梅石生香”“月台倒影”等十景名胜,使它成为泉州旅游景点。南俊路如今已被拓改为繁华的商业大街道。宋朝时,这里居住着一户“一门三世五进士”的人家,郡人称这五进士为南方之俊,并立了一个南俊牌坊,后人就将这户人家住的巷子称为南俊巷。现在,老泉州人依然习惯这样称它。
中山路周边还有其他知名小巷,如县后街、观东巷、金鱼巷、庄府巷、桂坛巷、通政巷、奎霞巷、打锡街、敷仁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