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总顾问张光民:设计需文化元素
http://wmf.fjsen.com 2013-10-23 16:44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重视设计人才培训

记者:在您看来,台湾地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迅速的关键在哪里?

张光民:其实我们也不是发展很快,我们推动设计产业发展已经超过二十年。二十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让产业界从不认识设计,到重视设计。当然,人才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人才,很难去帮产业界开发出好产品。所以,我们是从学校到职场,都在帮助设计师提升他的设计能力,让设计与国际接轨。台湾获得设计大奖的数量这么多,跟我们一贯重视设计人才的培训有关系。另外,政府鼓励产业去应用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政府的扶持,企业愿意把资金投入设计。

记者:“在风格化的时代,文化创意产品更需具有国际化风格和本土化内涵。”这句话您是如何理解的?

张光民:这个是设计的方向。工业化的结果,造成了生产工序开发的雷同,变得没有市场区隔。比方说手机,要得到消费者的肯定,本身的软体很重要,软体设计要方便使用,即使不看说明书,也知道该怎么操作。除此之外,产品的设计还需要文化的元素,让我的产品跟你的产品有市场区隔。文化元素能增加产品的内涵、可看性或创造性。这几年,台湾的设计师,包括企业,大量以绿色环保的孟宗竹为原料,做家具、餐具、办公用品,变成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尤其是在欧洲,根本没有。

设计带动城市再造

记者:城市为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设计产业又对城市的升级提供了推动力,您是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互动的?

张光民:简单地讲,城市用设计去带动城市的再造运动。设计不只是用在产品上,它包括对软环境的设计,比如服务、医疗、教育、卫生等,用设计让整个城市里面的人感觉更舒适。

记者:在设计产业发展方面,两岸彼此间有何借鉴之处?

张光民:近年来,大陆设计产业的发展非常快,进步非常明显,政府也非常关注设计产业。两岸多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对彼此都会有帮助。大陆有市场,台湾有创意设计经验,如果大家能互相利用,我想这是一件好事情。

文/图 本报记者 蓝碧霞 实习生 张瑶兰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