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真德秀家训
(一)原文
人识道理,行要礼数。家事父母,院事先生。
定身端坐,笼袖徐行。拱手正身,朴实语事。
专心看字,断句慢读。聚志把笔,书字圆净。
廉于自育,乐于燠贫。奢不可纵,欲不可穷。
去华务实,前哲所同。以侈致丧,以德见钦。
俭者廉本,廉者行先。汝曹可勉,传于子孙。
(据真德秀《教子斋观》《楮衾铭·示子志道》整理)
译文:人要识得道理,行为要符合礼仪制度。在家要侍奉父母,在书斋、书院要师事先生。坐时要安定、端正,行走时要笼着衣袖缓行。遇到人要端正身体,两手合抱致敬,与人讲事情要朴实。读书时,要专心看字,对文章要先断句,而后慢慢地诵读。写字时,要聚精会神持笔,书写的字要圆润干净。
廉洁在于自己培育,温暖、贫寒的情况都要快乐。不可放纵侈奢,欲望不可无穷无尽。要消除浮华,追求实在、真实,这是以前哲人所共同的优秀品质。以侈奢为事,必然导致丧失一切,以品德高尚于世,大家见了都会钦佩。俭朴是廉洁的根本,廉洁的人先行。你们这辈人可将我以上的训言来勉励自己,并要传给子孙。
(二)真德秀事迹简介
真德秀(1178-1235年)字景元,更字希元,号西山,浦城县长乐里(今仙阳镇)人。宋庆元五年(1197年)进士,授南剑州判官。开禧元年(1205年)再登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正、博士、起居舍人、江东转运副使,知泉州、隆兴、潭州、福州,后迁为礼部使郎兼直学士院,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参加政事,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
真德秀任京官不满十年,针砭政弊,奏疏达数十万言。嘉庆八年(1215年)力请出朝,为秘阁修撰、江东转运副使。理宗即位,召之入朝。屡进鲠言,不与史弥远同流合污,因而受排斥打击。绍定四年(1231年),落职回乡修《读书记》。端平元年(1234年),召真德秀为户部尚书。端平二年(1235年)任参知政事。
真德秀任江东转运副使时,正值蝗灾、旱灾交相侵袭。他自守灾情最重的广德、太平两州,发廪赈给,其母吴太夫人倾奁资,以助赈灾。对贪污渎职的官吏一律参劾;对有政绩的知县,给予升迁。竣事而还,威百姓数千人送至郊外。嘉定十年(1217年),真德秀知泉州。泉州每年番船抵港原只有三、四艘,他到任后,废除苛征,番船骤至三十六艘,海外贸易兴盛。第二年,改知隆兴府。嘉定十三年母丧,回家守制,筑西山精舍讲学,嘉定十五年,真德秀以宝谟阁待制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他以"律已以严,抚民以仁,存心为公,莅事以勤"勉励僚属。当地人为他立生祠。绍定五年(1232年),再知泉州时,"迎者塞路,深村百岁老人亦扶仗而出,城中欢声动地。"
真德秀对于抗金,坚持民族气节对理学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理学正宗的地位,以致影响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五六百年之久。
宋端平二年(1235年)五月,病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成化三年(1467年)追封浦城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御赐"力明正学"匾额。传世着作25部。《宋史》有传。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9-16福建省"厅堂悬挂家训"征集传播活动如火如荼
- 2013-06-09福建开展“厅堂悬挂家训 培育文明家风”征集传播活动
- 2012-10-19东阳村明代先祖留“家训” 九旬老人守护着
- 2009-05-11台湾母亲节:子女跪地奉茶 马英九分享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