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树大招风”,一旦遇上狂风暴雨,枝繁叶茂的大树尤其是那些古榕,因为树龄偏大、生长势头较弱、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等因素极易受到伤害。眼下进入台风活跃季节,集美区加大力度对古树名木的排查和管护
让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监护人”
陈嘉庚纪念胜地鳌园景区一棵凤凰木,核查立牌改以往“别胸卡”为现在的“栽地标”,成为科普活教材一大亮点。
东南网7月31日报道(福建日报 通讯员 吴会明 文/图)
古树名木是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和活的化石,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后代的珍贵遗产。厦门集美区绿化部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包括辖区杏林高浦村一棵200多年树龄的古榕在内,全区共有9棵古树名木因自然衰亡而被注销,至此,集美区仅有古树名木285棵。集美区绿化部门表示,古树名木较之古建筑、古文物等有形遗产,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每年的7-10月份是一年中台风最为活跃季节。如何应对狂风骤雨给古树名木诱发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7月22日起,集美区展开新一轮古树名木重点排查保平安专项行动,以此加大力度撑起古树名木的“保护伞”。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集美区在实施城区石鼓路拓宽改造时为300多岁的榕树让道,传为佳话。
285棵古树长势好
大树底下好乘凉
此前,历经普查、鉴定和三年的精心管护,至今年6月底,集美区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辖区内古树名木复壮、修整及其周边环境治理、修建休闲场所试点全面完成。目前,全区经确认的古树名木共有285棵,绝大多数为闽南常见的榕树,此外还有芒果、枫香和榆树、樟树、红豆树、黄连木等,树龄均在100岁以上。仅杏林和杏滨街道辖内,超过400岁的古树名木就10余棵,均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以及重要的科研价值。后溪镇生长着目前厦门市最大的一棵古榕,其树冠荫地20余亩,树龄高达400年,经挂瓶点滴护理、松土追肥修整及对周边环境改造,现已建成榕树公园。昔日,有的村口古榕树下拴着牛、堆着粪甚至围着茅棚,经挂牌监管和试点保护,如今是村民开会、纳凉或下棋、看报的好场所。
182岁榕树被刮倒
催生监管好机制
去年8月,在灌口上亭社三榕公园,一棵182岁高龄的大榕树在台风来袭时轰然倒下,其根部最粗壮的一截根枝断裂,此事引起人们的关注。集美区、镇(街)、村(居)三级当即对古榕采取工程保护和平时养护相结合手段,即砌筑树池、修建护栏,并加强病虫害防治。紧接着,举一反三,对村口、山头、海边容易被风刮倒的古树名木,也都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明确责任,层层分解,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得到相应保护。此外要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古树名木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今年初以来,集美区还对早年普查、鉴定、挂牌的古树名木,健全修订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古树名木具体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相关职责,即生长在机关单位、风景名胜区、个人庭院、坛庙寺院等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和个人管护,生长在城市建城区以内的由区建设部门管护,生长在农村的则由所在的镇政府或村委会指定专人管护,真正让古树名木既有“身份证”,又有了“监护人”。
300年古榕衍后生
多代成林好福气
在侨英街道东安社区居委会东山自然村,一棵301年树龄的古榕独木成林,繁衍出一片绿荫世界——粗壮的躯干,茂密的枝叶,舒展的树冠盖地约4000平方米。集美区绿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榕树并造福周边群众,侨英街道已规划将这里建成“巨榕园”休闲广场,投资10多万元进行一期建设。这棵301岁的古榕附近是另一棵243岁的古榕,它蜿蜒的身姿仿佛一头恐龙。街道办工作人员说:“它其实就是那株老榕树的根繁衍出的第二代,前几年强劲台风来袭,刮断相连的树枝,残忍地将‘母子’分开。但是,榕树有顽强的生命力,通过扎地生根,在这片园子里已繁衍出10多棵榕树,形成‘多代同堂’奇观。”目前,古树根部被围了起来,并在园内砌起了花坛。根据规划,接下来将种植花草、设置石桌,还将在西北方向建一个仿古四角亭,由此引导村民对多代成林的榕树做永续性保护。待二期开建,这里便打造成一个古树名木群落大公园。
采访札记
古树名木成科普活教材
景区景点的树种繁多,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其年龄多长、树冠多大?属什么科系、原产地在哪里?厦门集美区通过重新对景区景点的古树名木单列立牌亮相,让辖区居民、学校师生和外来员工、过往游客一目了然,记忆深刻。如今在集美,景区景点古树名木成为活生生的科普教材。
集美区在认真做好日常的古树名木保护、加强台风活跃季节专项管护行动基础上,首批对辖内双龙潭等四处景区景点的树木科普调查与统计立牌工作日前顺利完成,其中包括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26年引种的依兰、柚木、吕宋芒果树、白花芒果等7个树种,为明确相关单位管护责任和打造科普教育阵地提供了数据与质量支持。据集美区绿化部门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此举将在所有景区景点铺开,力求2014年底,实现景区景点及沿线古树名木科普调查与统计立牌全覆盖。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