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国家将粮油交易全面推向市场,搞活了经济,商人有利,百姓得便。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使利益最大化,一些食品商家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或掺假作假之象孳生开来,这种商风坏胎一时得以成活,价格战让诚实守法经营者举步维艰,食品安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近央视东方时空播报特大新型地沟油案一审开庭,曝出地沟油生产之内幕,令人触目惊心,食品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地下工厂缺德经营不同的是,更有无数甘愿少挣点也不掺假、不劣质、不缺斤少两的诚信商,他们坚持做放心食品,最终回报远远超出想象。
“油条哥”刘洪安,得知用食用油炸油条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危害,就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且每天一换,卖上了“良心油条”。“虽然成本增加了,价格也随之上涨了,可来吃早餐的人却不减反增,盈利还比原来多了四分之一,今天就又多收入100多元。”刘洪安说。除附近居民外,吃油条的顾客有大约三分之一是慕名而来。
彭国兴,创立三亚“东海龙宫”海鲜大排档,斩断与旅行社等中间环节中介联系,亲派员工去市场采购最鲜海产品,提出“公平公正、足斤足两”的诚信经营口号,虽然先期惨淡经营,但他坚信“诚信的人最终会生存下来。”靠着诚信经营的口口相传,“东海龙宫”再次实现盈利,客人慕名而来,餐厅逐渐声名在外。如今,“东海龙宫”已成为三亚大东海海鲜文明经营示范街的一块招牌,成为外地同行来这里学习诚信经营的样板。
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良心和责任让我选择以质量求生存,不能让老百姓吃不放心的面粉。”1997年,因不参与价格战,不以次充好,面粉年销量由300万袋锐减到不足100万袋;2003年和2004年,因渭南水灾和非典引发市场抢购风潮时坚持不涨价,企业利润损失了近200万……”这些都是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为诚信所付出的“代价”。然而,老贾心中始终有“一杆秤”——“做粮食就是在做善事,做良心,任何漠视食品安全的行为都是在漠视生命”。“健康从爱菊米面油开始”的承诺他说到做到。“从群众厨房里买来的馒头没有增白剂和增筋剂,我们吃着放心。”在西安市哪一家群众厨房销售点,问到的顾客都会这样说。
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诚实合法经营永远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不二法则。产品质量好,方有市场。民以食为天,地沟油变身“食用油”上餐桌,食品让食者不安,孰敢买害消费?生产厂家只会得不偿失,被法网绳之。而靠诚心经营者,虽在短时间内不能马上盈利,但通过合法勤劳进取,改进经营、管理方法,“粮诚”自然会有美景,因为他们卖的不仅是食品,更是一颗诚信的“粮”心。(李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