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责任,就会奋不顾身,践行老师的特殊的圣神职责。道德模范张丽莉老师表示,她挺身而出救学生,是出于人的善良的本能,当然也是教师的本能。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她还是会选择挺身而出,但也希望自己能够全身而退。说得实在,字里行间充盈着满满的责任感,获得了荣誉,感动了中国。张丽莉老师如此,爱生如子、嫉恶如仇,在学生人身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勇斗歹徒,全力保护学生安全,自己却身中6刀的王月川也是异曲同工。他妻子的说得好:人家孩子交给你了,站在一旁袖手旁观,良心上过去不啊。责任和爱可见一斑。
有了爱,也会更加强化责任,而且为之奋斗。创办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村级小学的陈万霞说:“其实,我只不过是比较喜欢孩子,喜欢教书,我真的舍不得我乡下的这些小孩。我没什么特别能力,我这一辈子最得心应手的事也是最愉快的事就是给我一群孩子,让我拿起粉笔上讲台,这样我并会忘却所有的烦恼而变得坚强。”为了这些留守儿童,她真的做到了只有妈妈才能做的事情、想的事情、付的真情。因为爱,学生们亲切地喊她为“老师妈妈”;因为爱,让很多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难教的留守儿童,在她那里照样可以在体育、美术、舞蹈,还是文化课都多次在乡、县、市获奖,让本地其它公办小学也感到了压力,进而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教育氛围。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笔者以为责任和爱是师德的灵魂。一个学生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唯一的希望,在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的今天更加如此。而在学校里,家庭的唯一对老师来说,只是几十分子一,甚至一百分之一,特殊性变成了普遍性。而且老师一辈子、整天面对的就是这样年龄的孩子,还有几个很淘气的。如果没有爱和责任心,就容易简单粗暴地对待,随意放弃一个学生,而这关系到的是尚在启蒙阶段的孩子的一生,可见责任和爱对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上述道德模范的事迹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洗礼,也许我们更多的只有仰视而难以复制。可是从责任和爱的角度来说,却可以给我们以启迪,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热爱职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周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