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国学中有关“孝”这一主题的内容不在少数。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百善孝为先”及后代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孝重视。
一个人,要成长为善良的人,有用的人,优秀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便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培植良好道德品质的土壤中最基础的养料是“孝”。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他的父母能够不计任何回报的对他好,倾注他们所有的爱。对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关爱他人,成为善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就应从孝开始,从小及大渗透培养孩子对父母,对亲人的关爱,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孩子成为健康的人提供必要的微量元素。一个人的一生,成就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爱生活,爱人生道路上赐予他的一切。这种爱的力量来源于孝道,从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到回报父母,再到爱他人。
而现实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事情时有发生,是什么让这些人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如此狠心?可能是我们在对孝的传颂少了关注,是我们缺少更多道德模范,是我们在宣传孝道的同时没有做到切身实践……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内心,没有真正体会孝的含义。所以,作为父母,要孝顺长辈,以自己的实践教育孩子,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助孩子健康成长,让长辈老有所乐。
遵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让传统美德就此消失,我们这一代人身负重任,要将“孝”传承下去,将更多的中华美德发扬下去。民族强,则国强。民族的强大要靠精神力量的支撑。我认为,我国的国学经典文化道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出了优秀的文化底蕴,只有坚持传承并发扬壮大此文化,才能令我们的民族越发强大,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昌盛。
让我们从孝出发,重筑我中华民族坚实的文化之墙,引领社会优秀道德之风尚。 (赵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