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文明巡礼 > 正文
东亚文化之都,花落泉州

2013-09-26 15:21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入列世界非遗项目的南音,有“汉唐音乐”、“御前清曲”之誉。图为泉州南音演奏现场。

一座灿烂多元的文化名城

在位于泉州城西7.5公里的南安丰州九日山西峰的崖壁上,有一方最新的摩崖石刻。这是1991年2月,由30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登上九日山时,所有队员对山上现存的海交祈风摩崖石刻胜迹所震撼而留下的考察纪事石刻。这方石刻,雄辩地证明,泉州是中世纪影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这次考察把泉州与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中东阿曼的马斯喀特以及与泉州同处东亚的日本大阪确定为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四大名城。“海丝”起点的权威确认,证明了泉州历史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也还原了泉州曾是“市井五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国际大都市形象。

史料证明,1000多年来,泉州不仅在中日韩文化经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中国东南连接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一个重要桥头堡。据《高丽史》记载,在宋代,前往高丽经商的外国人,以泉州商人居多,韩国专家认为,该国发掘的新安古船,就是来自泉州。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泉州刺桐港启航、靠泊,补给淡水、食物、人员。泉州后渚港发掘的宋代古船,上面载的正是来自中东、南亚的香料等物品,而东南海底打捞的“南海1号”沉船,里面躺着35万件来自瓷都德化的瓷器,可见,泉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商品输出地。

在1991年联合国“海丝”考察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迪安博士对中外新闻界说:“此次考察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泉州晋江发现完整保存的摩尼教遗迹的草庵。该草庵的摩尼光佛像正是中世纪风靡中东、欧洲的摩尼教教主,但目前东西方已找不到任何摩尼教遗物。泉州却很好地保存、保护了她,这是泉州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在泉州,不仅有摩尼教寺庙,更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活动的大量遗址或实物建筑,有的至今还在使用。正因为对不同宗教信仰及文化的包容、保护,东西方文化在泉州交汇交流,和谐共存,泉州因此获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称号,还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称号。

泉州有着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泉州先民大多来自中原河洛地区,因地处东南一隅,原汁原味地保存了晋唐文化的精髓,如深受海外华侨华人钟爱的南音就是汉唐宫廷遗乐。

泉州文化在千年传承发展中,吸引融汇了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东南亚和欧洲文化,中西交织、融合的特征明显,形成了泉州包容、诚信重商、积极爱拼的人文性格特质。

泉州人不排斥外来文化,但对本土文化传统则表现出高度的自信、自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几近痴迷。泉州现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91处,其中国家级31处,省级85处;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65个,其中国家级31个、省级76个,数量、等级居全国前三位。而泉州南音、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闽南红砖古厝营造技艺、水密陶舱建造制作技艺等,涵盖了联合国公布的非遗保护三大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