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变“堵”为“疏”真相跑在谣言前
一桩接一桩的网络谣言,何时能休?怎样能止?
今年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北京举办“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论坛上一些网络名人达成共识,提出互联网“七条底线”,以化解社会的戾气、释放正能量,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也提出对网络管理方式,要变“堵”为“疏”。“净化网络环境,很大程度上需要网友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审查,提升在互联网时代的自身媒体素养。”一位传媒工作者说,同时官方机构也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让真相跑在谣言前。
新媒体发布各种信息前也要把好关。“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较大,虽然时效性和真实性都是媒体的生命,但两者冲突时,应当选择真实性这一底线,而不是推波助澜。”张小元说。
据了解,省公安厅近日将召集我省的媒体法人、有影响力的网络名人,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希望他们起好带头作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我省公安机关将在全省范围内对网络制传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展开集中打击行动,重点对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的“网络公关公司”、“网上水军”进行严厉打击查处。
除了传播者的自我约束,不少人都提出,在法律强制监管方面,也应该加大力度。
省政协委员、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曾文忠告诉记者,不管在线上线下,造谣、传谣均是违法行为,根据违法程度的不同,相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哪些情况属于造谣、传谣,怎么定性和定责,需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曾文忠说,比如一些网友尤其是微博加了认证有众多粉丝的网友,可能在传播未经核实容易引起社会恐慌的信息时,总会加上“求证”、“求辟谣”的字眼。“这样的信息本身带有质疑,告诉大家真假并不确定,需要核实。但是他们又确实传递了信息,而且会造成一定影响。这样的情况算不算造谣、传谣呢?值得探讨。”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8-28山西互联网业界倡议:坚守七条底线 拒绝网络谣言
- 2013-08-26网络谣言让文明很受伤 正规一日游为何生意差
- 2013-07-31用读书武装头脑 让网络谣言无处可藏
- 2013-06-09房产税明年1月1日起全面开征?一个网络谣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