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蒸笼车”背后群众路线的考量
http://wmf.fjsen.com 2013-08-20 15:14  陈玲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今夏高温天,市民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可谓备受煎熬。应市民之邀,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体验之后,邵建林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按照目标,到2015年夏季,公交空调车运营服务将在市区范围实现全覆盖。令苏州市民欢心的是,局长的承诺,让“蒸笼车”提前一年更换结束。(8月15日《扬子晚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事者在草野。无独有偶,在邵局长的民生体验,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的同时,广东卫生厅的官员扮成患者到各级医院看病,遭医生大呼小叫,体验了“看病难”,发现了多条医风医德问题。官员“微服私访”,是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的重要途径。以上两位官员的亲民之举十分接地气,体验后的感慨与承诺也让百姓看到了解决问题、改善民生的希望。体验民生是一个官员最初的入门课和起码的必修课,只有真正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困难。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有更强的问题意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真正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群众的情绪疏导好,把群众的意愿落实好,才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真正践行。

近来一段时间类似的领导干部“体验民生”活动正在不少地方蓬勃开展。与偶尔一次新闻式的亲密之举相比,百姓们更需要常态化的“微服私访”。“民生体验”不该止步于“体验”,应该推而广之、举一反三在基层体验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把亲民之举与群众路线的践行转变为常态化的工作作风。只有做到常态化的深入基层,才是真正体现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