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教育首先要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宣讲会、媒体纪录片、网络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等多种媒体方式全方面的宣扬道德模范,促进人人学模范、人人守道德、人人促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将课堂教育、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使青少年首先感受到道德教育的春风。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首位,让老师家长成为青少年德育的主导力量。在身边小事中、日常生活中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最终形成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崇尚道德、遵守道德的良好风气。
当然,完全依靠个人自觉,是绝对不够的,更要有群体监督的约束,而且必须是最严密最有效的监督。
群体监督性,即他律,也即非自愿地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首先,我们毫不否认自律和他律是并行不悖和同等同力。弗洛依德告诉我们:人的本能的“本我”必须要受到社会道德、伦理制约的“他律”下才能完成与“超我”的结合,形成“原我”。如果没有他律,人会随顺本能的驱动行事,丧失了人性,回归到动物性。例如廉洁,在自律不足以依靠的现在,我们要依靠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外在保障,即他律的引导和约束来保障廉洁,不仅靠他律的处罚,更靠他律的威慑,靠他律所产生的对人的压力。没有他律的严格保证和主导作用,自律的过程将寸步难行!
群体监督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监督机制,二是加强舆论宣传。社会法律体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监督,须以法律和制度作保障。诸如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监督体制机制。我们只有通过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促进全民守法。在健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要突出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公正性让社会各群体切实感受他律的力量,不断的促进自律。对于这一点,规范我国醉酒驾车行为就是鲜明的例证。
同时,要加强媒体的监督作用。各新闻媒体对于道德失范问题要及时进行报道。政府部门要让人们明白守德是有用的,选择道德的行为不仅是善的、应当的,也是最明智的,并应对那些为牺牲自我利益的道德行为给予激励补偿。要说明的是,群体监督还应包括家人的提醒、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帮助等。
总之,不断提高个人自觉性和群体监督性,在思想上逐步形成共识,在情感上自觉认同,在工作生活中积极践行,对于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对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对于促进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巨大积极的作用。(白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