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有网民在网上吐槽说,在9日浙江省绍兴县的报纸上,出现了三家污染企业的道歉书,但道歉的内容几乎一样,质疑道歉的诚意。10日,另有网民“扒出”,在7月8日的浙江长兴县地方报纸上,也出现了三封一模一样的道歉信。(7月10日新华网)
本来在报纸上开展污染企业公开道歉活动,是通过自曝家丑给公众的形式来增强污染企业加快落实环境保护的自身压力。然而,好制度竟然走了样,在绍兴,在长兴,竟然有两个批次共六家企业,在报纸上刊登的道歉信除了署名不同外,其他内容只字不差。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另有其他机构暗中当桥梁,甘做一个模子,提供一个范文给企业。
污染企业的道歉信,本来里面应该以真诚的情感,真实的污染情况,告知公众其自身污染的程度,和今后将着重从哪些方面杜绝污染的再次发生。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多样性的污染情况,没有看到不同脸庞不同程度的污染状况,看到只是单一性的、被“污染了的”道歉信。不知道如此雷同的道歉信,是企业通过百度搜索而成呢?还是一个企业写成范文后公之于网络被其他企业所拷贝呢?倘若如此,这种雷同道歉信的主观“恶性”还情有可原。正如一些网民所担心的那样,如此巧合的道歉信,会否是由当地环保局替污染企业做的一份道歉信呢?会否是一种毫无诚意的公关信呢?倘若是相关监管部门为了讨企业的欢心,干脆包办企业撰写的道歉信呢?那这样的雷同道歉信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前,发展经济和治理环境污染正是经济发展中两种相互较量的力量。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具有基本的理性认知,都应该以真诚的态度,以谋求持续健康发展为皈依,这才是正道,否则,即便是写一万封道歉信又有什么用呢?不还是道歉的归道歉,污染的归污染吗?而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即便不是雷同道歉信的幕后黑手,对于雷同道歉信,不也是一种监管失职吗?此种雷同道歉信,只能表明,道歉信只不过是以经济发展单一性为霸主政治经济生态是何等的羸弱。此种道歉信,不但不是一种可彰显的“隐性”政绩,反倒是一种令人作呕的显性渎职证明信。
企业造成的污染,不可能都是同一个原因,这是由企业生产经营范围所决定的,既然污染物不同,那么污染企业的道歉信原因和整治措施等道歉信的重点就不可能相同。雷同的道歉信,只能证明,污染企业昧着良心瞎说话,监管部门昧着良心当睁眼瞎,仅此而已。
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在道歉信雷同的语境下,在缺失责任认同与担当的境况中,我们又能期待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有怎样的改善环境的冲动呢?
环保部长周生贤近日近乎调侃的说道,环保部是世界上最尴尬的四个部门之一。面对如此雷同的道歉信,面对如此羸弱的环保动力和担当,环保部门不尴尬才怪呢?环保多样性能够持久才怪呢?(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