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遍吹“四不”清新风 弘扬文明真善美
http://wmf.fjsen.com  2013-07-31 15:58:26  来源:无锡文明网
    

当前,以“用餐不剩饭菜,走路不闯红灯,上网不说脏话,旅游不扔垃圾”为个人文明行动纲领的“四不”要求,一时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四个不,简单的话语,被公众称之为“小清新”。小清新原是一种音乐风格,如今这股清新风刮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上,应引起人们更多的反思。将“四不”称之为小清新,说明它没有高屋建瓴,没有夸夸其谈,说明它是植根生活,源于生活的,也同样说明它是目前大众所缺少的,是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的。其实,细想一下,用餐、走路、上网、旅游,这些我们生活的常态,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项目,却因这样一种方式引起一份关注,一阵轰动,无疑是自打耳光: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剩过饭菜、闯过红灯、说过脏话、乱扔过垃圾,有的甚至还理由充分,做得天经地义!当这些细小的点被提出时,当精神文明的贫瘠与物质生活的丰富形成极大反差时,当这种不经意的点成为我们的习惯时,就已然成为社会的一种病态。 

建设美丽中国,使得社会呼吁这种微小的文明习惯带来的正力量。现如今,有些现状让我们堪忧,中央新规之后,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转为暗箱操作、“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北京故宫筒子河捞出万根玉米芯、上海松江水域出现900多头死猪、旅游景区垃圾随手扔的现场屡见不鲜,文明社会无法承受如此之殇,人们在唏嘘、哀叹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深思如何去做一个彻底的行动派。而今,庆幸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新风。我们要努力去做一个真的人,真心为人、真诚待人、真情感人、真切助人;开设道德讲堂,学习道德楷模、重温道德经典,激起人们心中的那份善;组织志愿服务,义务献血、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凝聚社会文明正能量。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部分人的倡导与规劝、善举与教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文明现状,无法解决整个社会文明的缺失、道德的沦丧。社会需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积极弘扬真善美,促进道德素养大提升,促进文明春风满家园。 

言为心声,行由心动,言行合一。不文明的改变需要每个人真正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体现在言行举止上,体现于每时每刻中,体现在长久的坚持不懈中。道德高低的筑建首先是做好自己,慎独修身,“扫好自家门前雪”。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人人为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文明成形。文明无小事,积善成德,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点滴善举最终将汇聚成滔滔大河;文明贵在人人参与,难在人人坚持,当坚持成为习惯,当习惯融入意识,当意识反映行为,体现的将是整个社会文明素养的提升,将是整个道德风尚、文明真善美的整体推进和发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四不”不再是小清新,而是大众的、主流的,成为催发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酵母,让文明之花遍开中华大地,让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陈静) 


责任编辑: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