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随着那激昂的旋律,我们的拳头在收紧,我们的热血在沸腾,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圣洁,我们的思绪变得更加凝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前进。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她都在召唤我们,向前,向前,勇往直前;奋进,奋进,永不停息。
曾有一段时间,有些知名人士认为我们的《国歌》歌词有些过时了,甚至有点不“吉利”,建议修改。但最终经过慎重考虑,《国歌》还是继续沿用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因为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时代的民众,都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尤其作为我们这样一个饱经忧患的国度,更需要让亿万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其实,不独我们中国,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国家的国歌都是脱胎于国家危难时期的战歌。如美国国歌《星条旗》、法国国歌《马赛曲》等等,莫不产生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战争笼罩的关键时期。只有牢记过去,牢记战争,牢记国耻,国人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多做贡献,才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奋斗到最后一息。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无论大小,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忧患意识强,则国强;享乐意识重,则国危。以时下而论,我们生存的世界并不安宁,远远没到“铸剑为犁,放马原薮”的时候。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曾经的伤痛与硝烟,时刻激励自己去奋勇向前。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如每年的“七七”、“九一八”等记录了我们民族屈辱的日子,更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重温过去,正视现实,谋划未来。
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军事和外交是政治的延续。循着这样的脉络,我们很容易理清思路,找准自己的坐标,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很容易理解我们的中国梦,我们“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我们的国家,与我们中华民族,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关系。也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昂扬向上的精神,奋发有为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
硝烟容易散尽,记忆不能消失。“知耻而后勇”,只有牢记国耻,才能自强奋进,才能让我们伟大的国度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约评论员 薄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