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文明城市创建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展开。这对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无疑大有裨益。但笔者也注意到,一些城市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建设以及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上,而对一些恶风陋习、不良行为则关注不够、着力不多,这无疑是片面的。因为,往往正是这些“软柿子”(恶习、细节、行为), 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建设水平,更能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印象。很难想象当你看到街头横跨隔离护栏、广场上袒胸露背的“膀爷”,当你晨练时,一条条大狗忽忽地从你身边跑过,你会觉得这个城市很文明。所以说,文明城市建设要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到这些细节上,要多捡些“软柿子”来捏捏。
首先,要捏捏陋习这个“软柿子”。什么是陋习?陋习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广场上袒胸露背、乱扔乱倒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当众挖鼻孔、擤鼻涕、随地吐痰等等,都是陋习。陋习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觉得是个人日常习惯,是不拘小节,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这些陋习就象汤锅里的苍蝇,对文明的破坏程度是巨大的,必须彻底清除。
其次,要捏捏不自律这个“软柿子”。什么是不自律?不自律就是不能严格约束自己,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情。“中国式”过马路、街头横跨隔离护栏、大街上随意放养宠物狗甚至大型犬、上网说脏话骂人等等都是不自律的表现。不自律,破坏的是社会公共规则,影响的是其他社会公民的正常生活,必须严加控制。
第三,要捏捏不礼让这个“软柿子”。什么是不礼让?不礼让就是没有长幼尊卑,不守礼仪,不懂谦让。开车斑马线上不避让行人、公共场所不排队、公交车车上抢座占座、上下电梯不按次序等等都是不礼让。不礼让的行为,轻则造成社会秩序混乱,重则会危急人身财产安全,必须坚决制止。
要捏住陋习、不自律、不礼让这些“软柿子”,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力气:
一是强化教育引导,努力提升全体市民的道德修养。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因此,必须坚持以“德”育人,把提升全体社会公民的道德水平放在首位,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及道德堂、讲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充分列举各种陋习、不自律、不礼让的行为,积极宣讲、倡导良好行为习惯,让人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行为。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任何行为的规范,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要遏制陋习、不自律、不礼让的行为,仅靠说教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制度来规范。要建立健全诸如行人交通法规、文明上网管理办法、城市养犬管理办法等制度,使所有行为都在制度监管、约束下进行,在规矩中开展。
三是强化惩处力度,使之不敢违反。陋习、不自律、不礼让行为屡屡上演,与惩处力度偏小、偏轻,不能触及其神经不无关系。比如对乱闯红灯、横跨护栏、抢座占座等不良行为大多城市都没有采取处罚措施,而对随地吐痰等行为则处罚力度太小,一些地方对随地吐痰只是规定每次罚款一元,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建议制定较为严厉的惩罚制度,对这些不良行为处以较高的罚款,罚得违反者心疼、肝颤,真正心生敬畏,不敢再犯。(刘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