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倡导勤俭节约、冷静看待“谢师宴”
http://wmf.fjsen.com  2013-07-31 15:14:09  来源:金昌文明网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中学甚至小学、幼儿园,正不约面同地大摆“谢师宴”。每年7月底至9月初,都有为数不少的“谢师宴”摆进酒店,各酒店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比如“学有所成”、“前程似锦”、“鹏程万里”、“状元及第”等菜宴,每桌价格在580元至1080元之间,商家找个噱头刺激消费,但是家长们还是要冷静看待这种宣传,换种方式也能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不是惯例的惯例,不是传统的传统。“谢师宴,也叫升学宴,尊师重道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孩子升学了,家长总要感谢一下老师,谢师宴也就应运而生。尽管有教师提出倡议拒绝“谢师宴”,尽管舆论抨击“谢师宴”之弊,但是,说归说,做归做,吃归吃。也许,老师吃的不是酒宴,是学生的感恩,是家长的感激。于是,“谢师宴”就如八九月的天气一样火热起来,谢师宴成了社会的潮流,你请我请大家请,“谢师宴”之风甚至吹到了幼儿园。面对应接不暇的“谢师宴”,学生和家长们每天来回奔波,孩子喊累、家长无奈,教育人士也表示担忧。这样的礼尚往来其实浪费了我们很多时间,也助长了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现在的“谢师宴”已经悄然变味,有的家长已经不是庆祝孩子升学成功,而是以“谢师宴”这种形式排阔气、收礼钱。

“我倒很想安静些过完暑假,好好做一些升学的准备。只是大家都办谢师宴,你如果不办,别人就会认为你没考上学,自己面子上也挂不住”,这道出了毕业生开“谢师宴”的普遍心理。事实表明,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多种声音都表示对“谢师宴”好感不大,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讲排场、面子这个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割舍不掉的“传统情节”。婚宴、丧宴、寿宴、升迁宴、发展到现在为了子女的“谢师宴”,谁办的排场大,谁请的档次高,谁办的宴席“宴”压群雄,谁的脸面就最光彩,就给子女提供的帮助最大。“谢师宴”竟然成了让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苦不堪言的“游戏”,一桌“谢师宴”,置老师与学生家庭于两难境地。

师恩和谢师,岂是一餐饭所能承载。“谢师宴”在“师恩重如山”面前显得多么的庸俗,“谢师宴”给师生情笼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不应提倡。如何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如何用文明、高雅的谢师形式来取代“谢师宴”,让多年来的“谢师宴”谢幕,唯有让感恩教育“站起来”,让感恩载体丰富起来,让感恩行动多元起来,才能告别“谢师宴”。 (齐朝辉)


责任编辑: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