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江西省旅游产品展销会在省会南昌落幕,萍乡傩雕、安义版雕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销会的亮点。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因缺少传承人,江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人死艺亡”的困局,不少传承人表示,愿意接纳“洋徒弟”,让中国“非遗”走向世界。(7月7日中国新闻网)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传统雕刻艺术传承上却出现无人接棒的尴尬,甚至不得不寻觅“洋徒弟”。虽然文化无国界,但艺术的发源却有它自己的国家,将艺术传给外国人虽然利于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这多少折射出中国对于本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乏力。“非遗”保护该走向何方,我们的文化传承到底在哪里掉链子了呢?
傩雕、版雕,单从字面上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东西,面对这些无论是外表还是内涵都很“冷”的文化艺术,如果不采取“加温”的方式,人们将其抛弃是迟早的事。最根本的来说,这些文化艺术在古代之所以能够传承,是因为他们一直“有用”,即使用价值高。如今,在高科技到来的时代,替代品太多,单纯手工的雕刻虽然质量好,但是费时费力,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次,这些艺术,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之后,很多已经失去了时代意义,没有能同当今的文化和流行元素紧密结合。文化载体虽然底蕴丰厚,但是表现形式往往还是老古董,如此一来,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吸引现代人的眼球。在眼球经济时代,很少有人再去考虑它的历史价值,美观、时代感成为艺术品流行的重要因素。
最后,人的因素。新闻报道中说,没有人愿意学习傩雕、版雕等古老技艺。为何如此?一则这些东西能给学习者带来的价值太少。别说现代人功利,无论从事哪一行业,首先得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学习传统技艺如果不能给他们以“前途”和“钱途”,谁会有那种闲情逸致?一些洋人来中国学习传统艺术,那也是建立在吃喝不愁的基础上。还有一点,这些艺术往往学习周期太长,一些人本来有点兴趣,但见短期内没有成功可能,也便望而却步。
文明的传承固然应该以人为本。为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如此,怎样诱之以利,让更多人学习,怎样让艺术与现代化,与市场结合,更是需要人的因素介入。(特约评论员 张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