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朱玉校简要事迹
http://wmf.fjsen.com 2013-07-26 21:22   来源:省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朱玉校,男,汉族,1927年10月生,建瓯市龙村乡黄凌村村民。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八旬老人朱玉校默默地用行动践行了这一句话。哪里的路不好走,哪里的溪流要搭桥,总会出现这位个子矮小、头发灰白的老人的身影。多年来,他自己出钱出力修建了19座石桥,热心捐资教育事业,捐助困难群众,在当地被村民传为一段佳话。

修桥的钱,都是朱老汉勤劳致富省吃俭用攒下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朱玉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垦荒造林,在随后的十年间,他先后营造400多亩杉木林和锥栗林,树木成林后他把经济效益较好的近百亩锥栗林分给了五个子女,留下300多亩杉木林另做打算。1995年起,朱玉校的杉木林进入间伐期,他把这些收入全部用在本村与邻村的石桥建造上。

一个好汉三个帮。朱玉校修桥也有人帮,那就是他的子女和村民。近二十年来,朱玉校做好事而迷上了公益事业,子女们不但没有反对,而且大力支持。只要父亲在修桥修路中遇到困难,子女们都会前来帮忙,拉石条搬石块,那是常有的事。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其他村民也自觉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你帮我、我帮你,村子里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2006年“6·6”洪灾中,朱玉校所在的溪源自然村一条河坝被冲毁,河流改道影响了40多亩水田的灌溉。看到水田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的样子,朱玉校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虽然自己在这里没有一分水田,但为了这40多亩水田的灌溉,他及时组织村民修复河道,并为愿意前来帮忙的人支付工钱。在朱玉校的带动下,几十个村民花了2天的时间修复河道,保证了水田正常灌溉。村民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一个人索要工钱,但朱玉校硬是让村民小组长把钱付给其中2户困难户。不光是搭桥,而且还修路,朱玉校自己出工出力,组织村民修建了多条通往邻村的简易机耕路,比走公路的里程缩短了一半,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

朱玉校把劳动所得的收入几乎用在公益事业上,而他自己却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屋内连一件值钱的电器也没有。正是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自己从小没受过教育,连普通话也说不好,却是对家乡教育事业很关心,对子孙的学习环境很重视。2005年以来,为捐助贫困学生、新建教学楼共计2万多元。

朱玉校荣获“南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入选“福建好人榜”。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