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文明巡礼 > 正文
常常离家照看儿孙 他们成了“老漂族”感到孤独

2013-07-18 09:20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一份网络调查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这样的“老漂族”。

【调查】

79%的“老漂”感到孤独

曾有人对300名“老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5%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的重视不够,42%的老人对家庭生活不满意,79%的老人感觉很孤独。此外,65%的老人“在家独处”打发闲余时间。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50%的老人选择憋在心里不说。

对“老漂族”来说,离开家乡的最大损失,是与原来的环境脱离。调查报告显示:“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老漂族”最大的烦恼。

【专家看法】

多关心“老漂族”的精神需求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学者认为,“老漂族”的出现是由于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和子女及孙子生活在一起的美好愿望,让很多老人甘愿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城市生活。这也是当下中国经济建设快节奏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4.8亿,占总人口的34.1%,这意味着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家庭结构将呈现典型的“421”结构。相关数据说明,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发展,“老漂族”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

子女应多陪陪老人

“既然有‘育儿假’,也可以有‘孝老假’。”华侨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侯志阳博士认为,“老漂族”产生孤寂感,是因为子女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陪伴。“用人单位应该给员工提供尽孝的福利,让员工一个月抽出一两天陪父母。”

“以前是经济供养为主、精神交流为辅;现在是精神保障为主,经济供养并重。”侯志阳认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不再停留在物质层面,“老漂族”需要更多的精神慰藉。他表示,在“老漂族”问题上,除了政府部门要重视孝文化宣传,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要跟上外,子女应主动帮助父母融入新环境,多跟老人聊天,陪同老人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以减轻老人的孤寂感。

【名词解释】

年迈的他们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城里有儿子儿媳或女儿女婿,还有宝贝孙子,含饴弄孙成了他们的新工作。他们虽享受天伦之乐,却也承受孤独和烦恼。这些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城市的父母,被称为“老漂族”。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