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今日起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该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据中新网7月1日)
很多子女认为,每月给父母一定的钱,让他们吃喝不愁就是孝顺了,往往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使得很多“空巢老人”晚景悲凉。显然,要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子女能常回家看看。这就需要子女们有这个假期、有这个时间,这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就能有的权利,更需要有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法律具有强制作用,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亦即将道德与法律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法律作用来补充道德需求的实现。
“常回家看看”入法具有指引作用。目前,子女在外忙于工作,回家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致使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但是精神得不到慰藉。现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能够促使在外工作的子女因为法律的强制作用而回家看望老人,否则即为违法。
“常回家看看”入法具有强制作用。法的强制作用另一个规范作用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如今将看望老人写入法律,不仅规范了子女的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能够预防子女较少回家,同时也可以保障老人的精神得到慰藉。
“常回家看看”入法具有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还具有某种教育作用。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能给人一种警示教育的影响。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多长时间回家、回家多长时间都没有一个限定,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如今有了法律的保障,如若长时间因为工作忙而没有回家则构成违法,违反法律就应受到法律的制裁。面对法律的强制作用,面对社会的舆论压力,子女回家看望老人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化,这样不仅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古月山泉)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7-03常回家看看入法操作性引质疑 父母叹不忍告孩子
- 2013-07-02泉州市24万“空巢”老人 盼儿女“常回家看看”
- 2013-07-01一批法律法规今起实施 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 2013-06-03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