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黑龙江:村民下地须过收费站 官方称设站就是为收费
http://wmf.fjsen.com 2013-06-30 23:41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村民:1公里来回要交过路费40元

  出加格达奇城区往南,走111国道,距离零公里处23公里有一收费站,它就是引起当地人怨声载道的白桦收费站。

  收费站坐落在白桦乡境内,过收费站往南大约2公里,路东二三百米处就是白桦乡政府的办公楼。再往南一公里多,有一条东西向的铁路,过了铁路线往南,就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界了。

  从加格达奇城区到白桦乡只有这条111国道可走。

  白桦乡政府一位领导解释说,这段公路原先是一条双车道的水泥路,不收费,到了2011年,将此水泥路加宽改造成了双向四车道,就变成了收费公路。

  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坦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投资,为了省钱。

  白桦乡下辖5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34个自然屯,全乡辖区总面积1053平方公里,有1813户6000多人。驻乡单位有林场、卫生院、建材厂、信用社、邮电所、火车站、加油站、学校等。白桦收费站将白桦乡拦腰截断,自从去年11月份开始收费以来,对白桦乡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5月22日,记者走进距离收费站1公里的白桦村二组,听说有人来调查,从田地里干完活回来的村民们纷纷围上来向记者诉说。

  组长李世秋对记者说,现在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大部分人家都有车,小轿车、小货车、皮卡车、摩托车,还都有四轮车。这里地广人稀,少的有百十亩地,多的有上万亩甚至十多万亩,村民下地都要开着轿车或四轮拖拉机,可是白桦收费站收费以来,大大增加了村民们的负担。

  李世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二组的一部分田地在收费站的另一边,下地必须要过收费站,因为路中间有隔离带,又不能逆行,过了收费站还要往前走两三公里再往回返,绕行5公里多才能到田里,按拖拉机一公里烧油两元算,一趟就要多烧10元钱的油,有时一天来回要四五趟,这样,就要多掏四五十元钱的油钱,加上一趟来回40元的过路费,老百姓都走不起路了。

  一位村民对记者说,他家的地多,按目前的收费标准算,他家一年要交过路费五六千元。

  除白桦村外,其余四个村的村民到加油站给车加油,开车到乡邮局、乡卫生院、乡派出所、乡社保局等地方办事,都要经过收费站,一个来回就要给收费站交40元的过路费。

  东山村和白桦村被收费站隔开,两个村村民占80%都有亲戚关系,相互走动还要交过路费。

  记者目测,东山村的出口距离收费站只有二三十米远。村民们对记者说,如果到收费站另一边的加油站给车加油,尽管才一公里多的路程,也要交过路费20元,加完油回来,还要再交20元,这样,给车加一次油,过路费就要交40元。

  有村民对记者说,如果农用车坏在地里了,开小车买配件,可能这个配件是1元,为买这个配件,还得另外多花40元的过路费。

  白桦村的村民对记者说,当初国家对这条路加宽改造时虽然给了村民一些占地补偿款,但现在过一趟收费站就要交40元钱,要不了几年,给的那点补偿款就会花光,到时,地没了,钱也没了。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