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听潮
文化的力量
刘辉
游走于闽北大地,常能感受到朱熹的印记。
就在建阳书坊,虽不为朱子文化而来,但路过一片荒地时,同行的当地人不自觉地向我们提到朱熹。朱熹在此创立同文书院,其著述就借当地刻书业兴盛之便利,刊行天下。
这是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积淀,长期浸润于人的内心深处潜藏,生生不息。
朱子文化,是由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生平活动的遗迹遗存组成的文化体系,是继孔子之后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一次系统性的继承、整合与创新。
朱子学作为民族潜意识已经沉淀为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对于朱熹以后700余年的中国政治生活、文化结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乃至生活方式,产生超越感观直觉的深远影响,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文化的力量在于“化人”,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千百年来,朱熹在中华文化史上烙下格物穷理的探索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自我否定的科学精神、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等一行行深刻足印,其蕴含的大量关于伦理道德思想和正心修养的理论,经过数百年来的不断修正、改造和完善,早已融汇在中华民族的思想行动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讲伦理、明道理,以理说情、自我节制,立志发奋、注重气节,重义守信、孝顺谦和、敬业乐群等美德。对朱子学进行扬弃,吸纳其合理“内核”熔于时代之炉,将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内在精神动力。
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会天然地转化成强大的文化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把文化资源作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意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存在浮躁心态、短期行为,开发性破坏、破坏性开发问题比较突出,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释放出应有的价值功能。
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时间,需要舍弃追逐功利的心态,需要充满内涵、底蕴的推动力。对于刚刚起步的朱子文化品牌打造而言,同样需要一点耐心、一份精心、一种用心,需要滴水穿石的坚持与专注。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