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轶闻 > 正文
传统杆秤工艺精细复杂 制秤老师傅坚守四十年
http://wmf.fjsen.com 2013-06-25 09:49  罗剑生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翁师傅在钻秤星眼

本报讯 (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洪金示 文/图)“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杆秤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千百年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秤的普及,杆秤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安溪龙门镇榜寨村的翁荣富,却仍在制作杆秤,并且已坚守近40年了。

传统杆秤祖传技艺

没有显眼的招牌,没有华丽的装饰,店内的陈设有些凌乱,各种制秤工具和材料散落满地,略布灰尘、大大小小的木杆秤挂满了墙壁。10多平方米的老店里并没有顾客,只有鬓角发白的店主人翁荣富安静而又认真地做着杆秤。

“我从事制秤这个行当近40年了。”翁荣富告诉记者,他的制秤技艺是家传的。上世纪60年代,翁荣富的父亲在官桥农械厂工作,那个时期农村经济集体化,收入都是集体分配的,每个小队都需要几杆不同规格的秤,杆秤生意非常红火。父亲退休后,翁荣富从他那里继承下这门传统手艺。

“一些制作工具还是祖上传下来的。”翁师傅说,比如利用绳子的正反绕转来钻孔打眼的“武钻”,还有制作“叨子”的模具等。如今,翁师傅自己炼制钢水,借助“模具”制作杆秤的“叨子”。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