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莫把“底线”当“标杆”
http://wmf.fjsen.com 2013-06-14 15:25  顾伯冲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标杆可比喻为学习的榜样,底线则是最低条件和最低限度。在社会生活中,标杆与底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前者是个方向,具有示范、引导等柔性的特征,而后者是个下限,具有不可触犯的刚性特征。树起标杆与管住底线,是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两个抓手,各有定位与功效,但切不可互相混淆,尤其不能将底线越上标杆之位。

应当说,这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并不是人人都明白,按照这个常理去做的。比如,有的地方把新闻记者讲真话实话、职工多年没迟到早退、商贩不使用地沟油炸油条,甚至小时候没有偷过邻居家的瓜果等“底线”行为,作为“先进事迹”宣传。有的地方政府则把每年给老百姓办多少件实事,作为“亮点”自诩。凡此种种,不可一言概全,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实,把每个公民应当做到或必须做到的事情,把一个政府或组织应该履行的职责大书特书,从某种角度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已经下滑。尽管这只是发生在某个社会面上,但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危险却不可忽视。

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而言,无论是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目标,都不能违反和逾越道德和法律底线,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坑蒙拐骗等。相对而言,越过底线部分是违规或违法,超出义务的部分才是奉献,把底线降低,将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说成是奉献,都是非理性的。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