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排上,最难挨的是孤独。难熬时,她挨个给同学和朋友打电话,一直打到别人烦。而比孤独更可怕的是无助——
2004年11月,陈巧玲中专毕业后,被中国移动宁德分公司录用,时年19岁。带着好奇和与兴奋,她来到了三都海上营业厅。
陈巧玲告诉记者,她来到这里时,营业厅刚成立,面积只有现在的一半。现在的营业厅条件比当时好了许多,面积约100平方米,一半是办公区,一半是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煤气灶、冰箱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说话间,记者明显感觉有些气短,浮排晃悠得很厉害。“你晕船吧?赶快闭上眼睛,深呼吸。”陈巧玲很专业地指导记者。“风平浪静的,浮排怎么会晃呢?”记者闭着眼睛问道。
“这是有船路过。哪怕是一艘小渔船,都会让浮排随着海浪起舞。风若大些,会晃得更厉害。”陈巧玲说,她刚到海上时,每天都像患了感冒似的头晕目眩,恶心想吐;就是躺在床上,也无法解除翻肠倒胃般的难受。
上班不到一个星期,一人独处的自由很快被孤独所取代。她说,白天,到这里的渔民多,时间过得也快;最难熬的,是晚上。当四周被黑暗笼罩,夜也变得无比漫长。“没有电视,当时也无法上网。寂寞到心烦意乱时,我就发了疯似的对着空旷的海面大喊大叫;或者自己乱跑乱跳,什么三步舞、四步舞,什么仰卧起坐、翻跟头,只要能想到的,我都做,直到累得动不了。有时,我会挨个给同学和朋友打电话,一直打到别人烦。”
海上营业厅没有假期。为了排解孤独,陈巧玲喜欢到甲板上等客户。有渔船路过,她就像见到亲人似的打招呼。如果有人愿意到浮排上来聊天,她会搬出所有能吃的招待对方,哪怕只剩一瓶淡水了,她也毫不吝惜。
深夜,星星点点的渔火熄灭后,海上一片漆黑。陈巧玲对记者说,夜里常有渔民来办业务,只要听到敲门声,她就起来开门。有一次,来了一个不正常的人,一直纠缠着不走,她急得给男友打电话。可那人说:“这是在海上,又是大半夜,你找谁都没用。”后来,男友故意在电话里说,他几分钟后就赶到,那人才悻悻离开。
“关上门的那一刻,我就瘫倒在地,禁不住痛哭起来。那种无助的苦楚,谁也无法体会。”
让陈巧玲至今想起来都还想发疯的,是2006年桑美那次台风。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6-07黄育龙:我的坚守就是她的希望
- 2013-05-29一个村广播员的坚守
- 2013-05-28无声的坚守
- 2013-05-06哨所“兵花”用青春坚守海防线 年龄最小仅17岁
- 2013-05-02节日里坚守岗位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