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超级马里奥何以成为文化传奇?
http://wmf.fjsen.com 2013-05-31 17:02   来源:新华悦读    我来说两句

不管你在地球哪个位置,只要你的名字是马里奥,那么在你取得任一方面成功的时候,都可能被称为“超级马里奥”。足球球迷会下意识的想起来自意大利的马里奥·巴洛特利,他就被英国和意大利乃至全欧媒体称为“超级马里奥”。对,就是那个特立独行,有着诸多“二”和“神”段子,先后效力于国际米兰、曼城、AC米兰俱乐部的黑人球员。其他运动项目领域也有过类似的“超级马里奥”。

马里奥们之所以会被称为“超级马里奥”,也愿意获得这个称号,就源于《超级马里奥》(国内亦译为《超级玛丽》、《采蘑菇》)系列主题游戏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成长。马里奥系列游戏正版就售出了2.4亿份,盗版数量只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这也使得开发这款系列游戏的企业任天堂成为了跨国巨头。任天堂的其他游戏产品中几乎都有马里奥的影子,而以马里奥为主题的电影、电视节目、文化产品更是数不胜数,以至于让(超级)马里奥成为了一种普世性的文化符号。

从某种意义上讲,《超级马里奥》游戏的兴衰,或者说游戏主角马里奥和他的兄弟路易吉的“生平故事”,就是电子游戏的历史。《超级马里奥:任天堂美国市场风云录》一书,由多家主流游戏网站撰写游戏评测稿件的美国铁杆游戏玩家Jeff Ryan所著。这本书回顾了任天堂公司设计、研发、营销《超级马里奥》这款系列主题游戏的历程,诠释了马里奥这样一个胖墩墩的中年胡子大叔、水管工形象成为文化偶像的商业奥秘。

1980年,任天堂推出了外太空射击游戏《雷达范围》,这款在美国市场上并不畅销的游戏,逼迫任天堂公司老板山内溥的女婿荒川实为保住职位,努力开发可以安装在滞销机器上的新游戏。此时,天才设计师宫本茂被引入到任天堂美国公司。他们首先推出了游戏《大金刚》,创造了后来被反复用于《超级马里奥》游戏设计的基本套路:英雄救美。游戏主角是一个跳跳人儿,但还没来得及起名;设计师将其服装设定为工装裤,所以跳跳人儿的职业就是木工,过几年才换成了水管工。

任天堂公司崛起之前,统治游戏(机)市场的企业是雅达利。雅达利是街机时代的霸主,连史蒂夫·乔布斯创办苹果公司之前也到该公司打工。任天堂美国公司推出《大金刚》之初,市场反响并不理想。有一天,任天堂公司租用的仓库房东跑到荒川实的办公室,催缴房租。这个房东名叫马里奥·西盖尔,在任天堂公司的设计师们面前上蹿下跳,他催租的直接结果是,任天堂游戏中跳跳人儿的名字就安成了马里奥。

木工(水管工)马里奥很快就从《大金刚》系列游戏中的配角,变成了新的系列主题游戏的主角。新游戏被命名为《马里奥兄弟》,也就随即创造出了路易吉,后者与马里奥的区别仅仅在于工装裤和帽子的颜色不同。在游戏中,马里奥和路易吉不能互相残杀,但可以形成得分竞争,这改变了雅达利等当时规模更大的游戏公司确立的产品开发思路,也让游戏变得更具趣味。与《马里奥兄弟》相比,当时市场上的其他主流游戏显得粗陋乏味,因而前者很快成为了任天堂颠覆雅达利既有霸权的利器。

1980年代初期,雅达利为代表的美国电子游戏厂商因不断推出粗制滥造的产品,最终被消费者抛弃。这时,任天堂公司不仅在开发《马里奥兄弟》游戏的后续版本,而且还推出了可以让玩家在家里玩游戏的游戏机和掌机,彻底抛弃了街机开发。《超级马里奥兄弟》很快也受到了玩家的欢迎,这不仅源于让玩家觉得快乐的游戏情节、画面和难易度设置,而且还跟任天堂公司注重所开发的游戏的其他细节有关。比如游戏音乐,中国本土第一代、第二代电子游戏努力模仿美日同行的产品,却很难复制成功,对比起来,不能不说处理不佳的细节招致玩家反感是个主因。而《超级马里奥兄弟》配置的音乐,都是任天堂公司聘用的专职音乐人才编撰的,反复播放也不会招致玩家的反感。

《超级马里奥:任天堂美国市场风云录》一书还分析指出,《超级马里奥》系列主题游戏首先在美国受到持续热捧,进而席卷全球,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把握住了玩家的“心流”(flow)。所谓心流,是指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时的状态,沉浸其中,会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任何曾经花上几个小时开开心心地修补汽车引擎、逛街血拼、和朋友聊天或者玩音乐的人都感受过这种“心流”状态。任天堂公司为让玩家通过《超级马里奥》游戏获得更多的“心流”乐趣,,为游戏配上了厚厚的说明书,还加入了免费电话号码,建立了呼叫中心解答玩家问题(接线员一度高达500人)。

1990年代,继迪士尼公司开发的多个卡通形象、《辛普森一家》剧中人物造型后,马里奥也成为美国商家热衷开发周边产品的选择,从马里奥自行车防盗器到收音机,再到对讲机、计算器、音乐牙刷、皮带,以及马里奥冰淇淋、书包、糖果盒、高尔夫球、睡袋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光是马里奥的钥匙扣就有100多种。包括麦当劳在内,美国许多本土知名消费品牌也向任天堂公司缴纳专利费,以迎合消费者愿望而在产品中使用马里奥形象。就这样,在新一代游戏机出现之前,在雅达利公司前雇员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并重塑了娱乐游戏行业之前,马里奥一直是广受欢迎的游戏角色形象,陪伴了今天25-45岁的许许多多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的成长。(文/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超级马里奥:任天堂美国市场风云录》

作者:(美)Jeff Ryan

译者:张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3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