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山有猜拳石巷摆酒擂台 泉南酒文化千年处处留痕
http://wmf.fjsen.com 2013-05-31 11:07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猜拳石上的“烧酒诗”(彩云/摄)

老泉州人大多听过“拳头、烧酒、曲”,这指的是古代泉州人的三大娱乐方式,即南少林武术、猜拳饮酒、听弦管南音。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泉州古人的三大娱乐皆入选“非遗”,加以保护:泉州南音是“世界非遗”,南少林武术是“国家级非遗”,泉州划拳作为闽南酒文化最具象征的代表,入选鲤城区第五批区级非遗名单。

□早报记者 张素萍

【历史】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现陶质酒具

最早是谁发明了划酒拳,谁也说不清,但仅文字记载就可追溯至汉朝,那时叫“手势令”,五指叫五峰,每个指头与手掌节都有各自的叫法;唐朝划拳改称为“拇战”,许多史书均有相关描述。

有酒才能划酒拳,那么泉州酒文化最早可追溯至何时?考古工作者在南安、永春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罐、壶、瓮、杯等陶质酒具;在两晋至南朝的墓中,南安丰州、晋江池店一带就有鸡首壶、带系罐、碗等盛酒器的存在,还有温酒器鐎斗等。

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晋人常饮,惟醇酒,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酝。其用酒糟蒸造者,为烧酒;用白曲蒸造者,为甜酒;取白甜酒和烧酒煮成者,为蜜林檎,然皆少。今用番薯造酒,糯米浸甜自佳。”不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料记载,均表明泉州酒文化悠久,或有千百年历史。

此外,据考证,宋元时期酒具生产出现高峰期,且器型丰富、品类繁多,作为酒注的执壶在德化、晋江、南安、安溪窑大量发现。

泉州曾有“烧酒巷” 70年前摆酒擂台

酒文化一度在泉州非常兴盛,时至今日,老人们依然记得泉州曾有一条与酒相关的巷子,名叫“烧酒巷”。巷子位于市区轧榜巷北面,此处原本有一处民间酿酒作坊,酿造的好酒美酒名传四方。这一说法也得到泉州文史界的认可,他们认为泉州市区庄府巷旁边,以前确实有过烧酒巷。

据泉州文史界龚书群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听闻中山路附近住户描述过:20世纪40年代末,酒家开始在中山路开设店面。为了推销自家的产品,商家想方设法来招揽顾客,其中比较有趣的就是搭酒擂台。

酒擂台搭在店门口,上面坐着擂台主,还有两个副手,他们既是划拳高手,又是酒中豪杰。台上放着几瓮酒,每瓮20斤。按照规则,什么人都可以上台来挑战,但是上台后要先喝三碗酒(大约一斤),然后与台上副手开始划拳,如果“打通关”,就可以把整瓮酒抬走。

400年前清源山 猜拳石上刻猜拳诗

清源山上有一块石头,上有“烧酒诗”,描述古时泉州人在山上喝烧酒、猜拳的情景。石头上题诗:持酒移肴别一欢,猜拳石上杂流喧。午风吹到汗躯爽,却恨暮鸦催客还。落款是“晋水张启元题”。

这段“烧酒诗”字刻,在许添源先生主编的《清源山志》中有相关记载:“烧酒诗”刻于“泉窟观瀑”的一方岩石上,西南向,楷书。幅60cm×50cm,字径6.5cm,题款字径5cm。张启元,字应贞,浙江龙泉人。明嘉靖举人,任福建分巡漳南道,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迁福建佥事。

由此推算,猜拳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现状】

有酒还得有拳方能助兴

古时似说唱如今节奏快

泉州划拳有各种喊法,只要有数字就行,过去最有特色的当属“三国拳”,如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战吕布,四请徐庶,五马破曹,六出岐山,七擒孟获,八卦阵图,九进中原,舌(十)战群儒。古时划拳很有说唱风。

如今,划拳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泉州民俗专家表示,以前划拳融合歌诀风格,可以直接喊数,也可以有节奏地呼词,讲究音调、酒令和节拍等。如今会划拳的人虽多,但懂得把传统拳整套叫出来的却较少,有的还结合其他地区的特色,加入“哥俩好”之类的叫法。

泉州划拳讲规则

不同地方花样多

记者从鲤城区文体旅游局获悉,去年“泉州划拳”是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入选鲤城区第五批区级非遗名单。既属于体育类,其中有不少规则,比如一对一的叫“单挑”;两拨叫阵是“分国”;以一挑众、战无不克的是“打通关”;看准了胜利宝座上那人,大家一起上,就是“打擂台”,也叫“追胜”;摆上几杯酒,划拳争胜负,看谁先把酒赢光,叫做“抢筹”;再摆几杯酒,喝完这轮就结束,称为“定量”。

泉州各县(市、区)还有一些不同的花样,比如惠安一带划拳不准喊“五”,因为喊“五”的胜算比较大。输拳请别人代饮罚酒,通常第一杯要自己喝。

(本文特别感谢朱彩云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