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空心村”:消失,求变与重生
http://wmf.fjsen.com 2013-05-10 09:34  郭政 薛希惠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青年在外赚钱,老人在家收地租

沙县西霞村:荒地上的重生

2000年,当沙县凤岗街道西霞村村民林开明迫于生计外出经营小吃时,他没有想到,他日后能在家乡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如今,林开明成了沙县金农高优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个合作社先后流转并盘活了西霞村2190亩耕地中的1950亩。在合作社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种植养殖示意图,星点般标示着种植牧草、烟叶、大棚蔬菜、养鸡、养鱼、养羊等地块。走在村道上,满眼是碧绿的蔬菜、烟叶,完全看不出,这个村的主要劳动力还散布在全国各地经营着拌面、扁肉。

一切源起于2006年。在外闯荡6年,捞到第一桶金后,林开明返乡,看着眼前的状况,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村里只剩下老人与小孩,村民们不得不把田免费给人种,但很多山垄田和二类田还是荒了。在外开店的鼓了腰包,家里三分之二的耕地却在抛荒,这让林开明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一定要盘活家乡的土地。

林开明和另外9名“回归”的小吃店业主集资200万元,成立了沙县金农高优农业合作社,从200多户村民那里租来1300多亩农田,转租给外来的种植户和农业企业。到如今,这个数字涨到了1950亩。

村民用农田入股,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除了可以得到保底的田地租金外,还能得到合作社的分红。55岁的村民周占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中六七亩地,每年租金收入2000多元,分红1000多元。

周占前说,如今,青年在外安心赚钱,家中的老人收地租赚点零花钱。农忙时,村里的各个农场需要大量劳动力,他就在家门口打工,每天有七八十元收入。

这片土地还在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三年前,来自闽清的80后青年林炼得知西霞村土地流转的信息后,立即联系了合作社,一次性承包了520亩土地用于养羊。他在田里种上牧草,用牧草喂养黑山羊,又用羊粪滋养着草场。 “山羊供不应求,去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他说。

记者离开时,田间的机器又“吧嗒吧嗒”地响起,太阳已下山,但这里的劳作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