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柘荣严管生态公益林走出林下经济发展新路
http://wmf.fjsen.com 2013-05-09 17:25  潘文书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英山乡官安村的种植大户章可丛已经是套种技术的行家里手,他说:“油茶林稀,裸露率大,套种、轮作太子参,要选择适宜的土地,繁殖技术和防治病虫害、合理采收加工也很重要,如果在林下种植铁皮石斛,要求技术水平较高。”

章可丛介绍,油茶林套种太子参,亩产最高达225公斤,平均亩产150公斤,比水田种植产量高约10%,而且太子参根块大。一般油茶幼林需要五六年的精心培育、施肥、垦复、管理才能挂果生产,而套种太子参后的油茶幼林生长速度明显优于同等立地条件的林分,每年还可以减少1-2次的垦复和施肥投入,每亩可节省经营成本投入约200元。去年,柘荣全县新植油茶基地4000亩,年底就有1500余亩被群众垦复套种太子参。

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从事林下产品加工、销售的人也多了起来。柘荣县积极发动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运作方式,进行林下种植、林下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支持龙头企业与林下经济经营者建立长期产品购销关系,两年来,新引进福建建业农林综合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恒实农林有限公司等进行油茶基地建设和油茶加工,解除群众“卖难”之忧。去年底全县已有170多个种参大户与相关油茶种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广新植油茶林地套种太子参面积7000亩,垦复老油茶林种植太子参2000亩,为参户解决种参用地9000亩,解决返乡劳动力就业5000多人。

林下“掘金”,

掘出水土保持新招数

针对小部分林农偷砍林木种植太子参的情况,该县一方面出重拳打击,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制作林下种植标本,出台“复绿保证金”制度,引导群众在严管生态公益林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油茶等传统林业产业,全面推行林下套种等立体经营模式。

去年,县里对林下种植和山地开发进行了合理规划,禁止坡度陡山地的开荒,对已开发的山地,要求采取“三保山”措施,即保土保肥保水,在水平带中间留1米左右的草带、水平带缓坡、内侧挖竹节沟,以便蓄水。对已种上太子参的,要求种植油茶等丰产林。

“复绿保证金”是该县加强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保护的硬措施。开荒1亩地需预先交纳“复绿保证金”300元给所在地乡镇政府,开荒后自己种上树验收合格,300元返还,否则,由政府雇人购种补林。

为减少开荒造成的水土流失,该县积极探索在稀疏生态林地套种太子参的试点工作。黄柏乡倒流水村在稀疏马尾松生态林下套种太子参,由于林地土壤受到马尾松根瘤菌的作用,参农在比常规种植少施肥2次的情况下,产量却比水田种植高出近30%。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