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哪有免费好事”话语中看诚信缺失
http://wmf.fjsen.com 2013-05-07 17:1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5月6日《法制日报》报道,遇到红色车贴的“爱心车”,只要竖起大拇指,就可能搭上免费的顺风车。这个由安徽省合肥市市民自发组建的“红头车”公益车队已经试行了近两个月,记者发现与舆论热情相反的是,这项免费公益服务在现实中备受冷落,还遇到了市民的“冷面孔”。

合肥爱心车队上路两月遇冷,市民说“哪有免费好事”。这样的话语,其实折射的就是一种诚信的缺失——在更多不诚信的话语以及事实环境中的人们,已很难相信公平正义与诚实信用,他们无形中的树起的心理屏障,也是当前社会的一种“病态”。

诚信缺失的“病态”,事实上,也不能够怨市民。当人们去挽扶摔倒的老人,抱着一颗好心去做好事,却要承担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的“医疗费”,还被指责为肇事者;当人们怀着救灾救难的慈善之心伸出援助之手,却发现自己的“慈善”是被利用被“挪用”;当人们宁愿相信这食品那食物安全系数高时,却在一天发现其实我们付出了“大价钱”之后,所做的是“食毒”………如此等等之“病态”,皆有可悲的根源,也难怪民众自心上产生一种对于“诚信”的抵抗力。

要破除民众心中的“诚信”的抵抗力,必须重新构建诚信。在重构诚信的道路上,我们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当拿出足够的勇气与措施,制订可行的诚信评价体系,以制度促进诚信行动,并且,要在全社会里营造诚信为荣、助人为乐的氛围,当让责任感以及担当感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当让更多的诚信好人好事得到称道与弘扬。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当积极融入到社会的诚信大潮中去,让诚信从自己做起,让诚信的点滴行动汇成这个社会诚信的大海。

政府诚信,可得民心,社会诚信,可得和谐,人与人诚信,可得融洽。“哪有免费好事”话语中看诚信缺失,我们应有必要的反思。我们必须知道,不诚信其实是一种“传染病”,不诚信会由此传染向彼,由一人传向众人。而诚信却是“正能量”,只有我们更多的人用挚诚的心,用善良去践行,让正能量的火炬传递温暖,我们才能够更广泛地感受这个社会的和谐与美丽。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