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龙岩市着手开展各项配套改革,于当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创造了联户管护、专业管护、委托管护等多种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和通过农补“一卡通”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并直补到户的做法。2007年11月,龙岩又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按可伐森林资源份额分配指标,并开发出分配软件,按林龄大小排序安排伐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域的多个“率先”,使龙岩在福建省乃至全国树起了林改“一面旗”。
在长汀县三洲镇,昔日因水土流失严重的“火焰山”如今被一棵棵苍翠欲滴的杨梅树覆盖。当地杨梅产销协会会长俞水火生每每说起杨梅种植,总显得特别兴奋。他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让他扬“梅”吐气,信心倍增。“种杨梅可以带来个人经济效益,可观的收入。还有生态方面,政府推广可以搞水土保持。我们想继续发展杨梅种植。”老俞说,“在我们这儿,‘让绿色成为时尚,让环保走进生活’,已经真正深入人心。”三洲镇在打造福建省单体面积最大杨梅基地的同时,还依托这一特色基地,倾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生态文明建设在龙岩,并非从只重生态,不重经济效益,而是二者兼顾,探索一条重环保、高效益之路。就拿林竹精深加工业来说,全靠“四轮”驱动:政策驱动,市政府出台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市林业局提出帮扶林产工业企业的具体措施;龙头带动,扶持了漳平木村、龙岩亿隆、新洲(武平)林化等3家林业龙头企业成功上市;品牌推动,把龙头企业作为品牌培育重点单位,林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1个;项目拉动,引进和嫁接一批生物能源、生物制药、竹木纤维等新兴产业项目。
“十二五”期间,龙岩市提出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以上,全市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5.35%以上。
增绿为民
镜头一:1月21日,在“中国兰花名镇”连城县朋口镇兰花博览园内,慕名前来观赏或购花的客人络绎不绝,董事长饶春荣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土生土长的“兰花大王”不仅依靠种植兰花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已经把绿色环保理念引入企业运作中,“让兰花‘平民化’,进入千家万户。这是我们发展的理念。家里摆几盆兰花能让人舒心安神。”饶春荣说。
镜头二:1月18日晚,在龙岩市苏溪公园的林大妈正在随着柔和的老年迪斯科音乐翩翩起舞。“以前的龙岩,空气质量不好,我家附近就有个化肥厂,每天桌子上都是一层灰,后来市里经过整顿,关停了一批影响老百姓生活起居的化工企业,让我们的空气又净化了。这几年,还修建了好几处公园,绿地,让市民都能有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山是龙岩的特色,绿是龙岩的亮点。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开展以来,龙岩市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更多地将人性化融入到建设中,真正使之成为一项着眼于改善人居环境实施的惠民工程,做好“便民”文章。
根据“绿色出行”理念,龙岩市制订了《龙岩市休闲散步道系统规划》,规划了“中山公园—登高公园—莲花山公园”和“中央苏区公园—苏溪、龙津溪—莲花山公园—龙岩大道”两条主要绿色步行线路。
这两条绿色步行线路将城市里的山体、道路、水系、公园等重要节点串成线、形成面、连成脉,在市区各绿地空间与城郊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了“绿色廊道”,形成了跨越三山三河、连接各公园绿地的城市休闲散步道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市民和游客可以经由这个散步道系统完整游览中心城市的公园绿地,创新了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增绿为民,就是要让老百姓融入绿色生活,让人们活得舒心,为老百姓的健康着想。”龙岩市市长张兆民说。为实现城市居民出门500米即可见绿的健身休闲需求,龙岩市舍得拿出好地段、好地块,用每亩市场拍卖价近1000万元的地块修建了24亩的苏溪公园、7.5亩的登高西社区公园以及樟树广场、榕荫广场,想方设法方便广大市民的需求。在完善大型硬件设施的同时,特别注重细节的考虑,市内所有大小公园的公厕、坐椅、垃圾桶、夜景灯光、凉亭、茶水点、消防设施、停车场等各类“城市家具”配套齐全,应有尽有。如今,这些公园、绿地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处处人头攒动,歌声琴声、欢声笑语萦绕林间,好一幅健康和谐的新景象。
“叶新林换绿,花落地生香。”昔日红土地,今朝绿如海。龙岩,这座红色之城正随着“绿色旋律”翩翩起舞。
(本文转载自《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2月28日一版,作者黄长秋、韩晓龙、郭宇廷)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4-28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节约社会资源做起
- 2013-04-24苏树林: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 2013-04-23永定公路分局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公路建设
- 2013-04-23于伟国阐述厦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成效和工作打算
- 2013-04-19"福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采访团专访厦门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