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 正文
红土地上铺新绿 福建省龙岩市推进生态文明纪行
http://wmf.fjsen.com 2013-05-07 09:15   来源:闽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

龙岩,由此打响了一场铁腕治污、建设生态、改善环境的持久战。

2000年伊始,大规模治理长汀县水土流失的序幕拉开,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年攻坚,绿回长汀。十年间,长汀共完成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小流域综合治理22条,治理总面积78524公顷,项目涉及9个乡镇118个村,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3060公顷。昔日“火焰山”已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今日的“翠绿满山,花果飘香”。

“十一五”期间,龙岩市深入实施大气质量提升、重点流域治理、污染减排三大环保工程,以中心城区水泥企业关闭为突破口,淘汰一批高污染企业;全面启动流域综合整治,搬迁、关闭中心城市周边、沿江一重山、重点水源保护区等地养殖场。

2008年,龙岩启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调整经济结构、强化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着手,实现对资源审慎、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2009年4月,龙岩市在福建省率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2012年,龙岩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8.6万亩,占福建省下达任务的150.6%。植树造林44.1万亩,占福建省下达任务的116%。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和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

龙岩,就在年复一年的坚定抉择和不懈努力中发生着质的改变: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空气干净了、环境优美了,而生态的改良,必然带来民生的改善。如今的龙岩人,说到身边环境的变化时都会舒心地微笑。

建绿惠民

镜头一:1月20日,在“闽西银杏第一村”——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漫山遍野的银杏树,让人一时忘了这里曾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当地村民说,村“两委”带领大家大力发展银杏、桃、李等经济林果产业,目前全村种果树7739亩,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镜头二:1月19日晚9点,武平县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刚从自家承包林地巡山回来,正在陪外孙女玩耍。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李大爷直言:“要不是实行了林权改革,哪有我现在的好日子?”2001年12月30日,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拿到了编号为0001号的新林权证,这是福建省也是全国第一本新林权证。如今的老李通过种树,养殖,每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

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人居环境,也影响着生产发展。作为全国重点集体林区、福建三大林区之一,龙岩森林覆盖率73.1%,位居福建省第一。近年来,龙岩市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向“生态龙岩”“森林龙岩”目标阔步迈进。

“龙岩的林权改革要从武平县说起。2001年,龙岩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一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大幕随即拉开”,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武平县县长的谢细忠说,“从武平林改开始,闽西林农造林、护林、爱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随后历经多年的改革实践,龙岩试点过程中探索出的“依法依规、分类指导、尊重民意、利益兼顾”的基本原则和“县(市、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机制,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龙岩从而成为全国林改“策源地”之一。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