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苹果哥”火了
汪孝光整整5年的钻研,让1000多株本该长在北方的果树,在南方的山坡上成功挂果。但这些苹果就像藏于深闺人未知的美女,如何让人相信这些苹果产于南方的山坡,成了摆在汪孝光面前最大的难题。
2011年7月7日,汪孝光拨打本报热线求助:“希望你们能帮忙报道一下,让更多人知道这种苹果,也解决苹果的销售问题。另外,希望你们帮我问一问,能不能申请农业补助,或者贷款也行。”当天本报记者就赶到永泰。
7月8日,本报对汪孝光和他的果园进行了报道,许多读者都被他的执著所感动,汪孝光和他的苹果也一夜成名。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首次采摘的600多公斤苹果,每斤卖到了20元左右,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
“很多人找我合影,说我成名了。”汪孝光笑着说,还有游客对他说,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摘苹果,也是为了见一见他,因为看了报纸,被他的坚持所感动。
“你们报纸是我命中的‘贵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一把。”说起第一次卖苹果赚的钱,汪孝光笑得很开心,他用那笔钱收购了几车农家肥,还添了一些农具。
汪孝光说,通过本报报道后,他和他的苹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专家和领导先后来到他的果园考察,当地政府还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帮他拓宽了进山的道路。永泰县农业部门更是给予了汪孝光大力支持,不仅派农技专家在技术上进行指导,还免费赠送了不少树苗给汪孝光。
社会各界的鼓励和帮助,让汪孝光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2012年,累累硕果压弯了果树枝条,产量与前一年相比更是增加了3倍以上,总产量超过6吨。
就在汪孝光担心,如何让丰产变成丰收时,本报再次进行了报道,大量的游客涌进了他的果园,最多的一天,吸引500多名游客前往他的果园参观采摘,短短一周时间内,满山的苹果就被抢购一空。
苹果的丰收,为汪孝光带来了超过15万元的进账。“前几年种苹果欠下的钱,现在基本可以还清了,”汪孝光说,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信心倍增培育苹果盆栽
果园已成规模,他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大量培育苹果苗,让北方的苹果在南方遍地开花。
2012年,带着梦想,他先后辗转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参加了多个苹果展会,并虚心地向各地的苹果大王求教种植经验。
在一次苹果展会上,他看到数十盆造型美观奇特的苹果盆栽,而且每一盆的价格都万元以上。这些苹果盆栽为什么不卖到南方呢?一名参展商告诉他,这些苹果盆栽一运到南方,树上的果实很快就掉落了。
但汪孝光不信这个邪,他从新疆等地采购了十多万颗海棠种子,将这些种子在永泰育苗后,作为砧木嫁接苹果苗。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一些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他将部分苹果盆栽运到四个不同海拔的乡镇,测试不同海拔条件下,苹果盆栽的生长情况。
前日下午,记者在汪孝光的果园里,记者看到百余盆用于实验的苹果盆栽,在高度不过一米的树干上,居然挂着10多个龙眼大小的苹果,更神奇的是,在好几盆盆栽上,出现了花果同枝的奇特景象。接下来,通过对这些盆栽进行修剪、人工控制生长等措施,使树的形态发生改变,再将它移植到花盆里,就形成了新型的盆景艺术。
当谈到这些盆栽的市场前景时,汪孝光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一名从事经济作物研究的专家告诉他,“苹果盆栽在南方,基本还是一片空白,这十多万株苹果苗如果都做成苹果盆栽,你就不是‘苹果哥’了,而是南方‘苹果王’”。
此外,汪孝光还告诉记者,这两年来,他的苹果园已经从当初的187亩,扩大到如今近400亩,在苹果园内,他还套种了山茶、枣树、甜柿等经济作物,为了让这些果树更好授粉,他还养了200多箱蜜蜂,“仅茶油和蜂蜜,一年就可以多收个七八万,只是这些钱都投进去种苹果了”。
汪孝光和他的苹果火了,不仅让他承包的荒山成了旅游景点,也让附近不少村民找到了致富商机。借着“北果南种”的神秘色彩,短短两年内,苹果园附近已经先后冒出了多家农家乐和度假屋。
苹果园附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刘先生说,虽然苹果园的采摘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但从苹果开花开始,就陆续有游客前往果园观光。为此,他不仅在附近建起了“农家乐”,还承包了附近的水库,搞起了休闲垂钓。
汪孝光告诉记者,他也对果园进行了规划,除了开辟停车场外,他也准备在果园内开上一家农家乐,把果园打造成集采摘、观光、吃住休闲一体的农场。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