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配:救援资源有待整合
“灾区现在除了不缺人,其他啥都缺。”重庆市应急志愿者总队成员李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灾后公众参与救援热情很高,但舆论引导和救援规则制定都还没有到位。“地震后,不管距离远近,不管是不是专业救援人员,各路队伍都一股脑儿往灾区涌,很快就把道路堵死,耽误了救援时间。”他说。
据初步统计,目前雅安救援力量超过24000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此前表示,非专业救援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 突 发 灾 害 应 急 和 处 置 ,需要靠‘软件’和‘硬件’两条腿走路。”范维澄表示,五年来,我国在技术、装备建设取得成绩显著,比如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的投放速度很快,抢通道路、安置灾民的设备、装置快速到位,但制度、能力建设还需要进行深入讨论。
“在灾后救援初期,社会应对体系还比较薄弱、布局还比较分散,活动还比较无序。”复旦大学公共安全中心主任滕五晓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早日实现官民两大救灾体系的融合,既让民间组织了解灾区哪里最需要帮助、需要什么帮助;又让政府摸清民间组织的类型和分布,并加强对民间组织领袖人物的培训和沟通。二是震灾发生后,作为人员、物资和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道路资源在当地气象、地质条件下非常紧缺,应该保证最急需的资源快速进入灾区,其他资源给这些让路;同时应该建立物资、能源运输的备用通道,更多地动用大型空中运输机运送搜救、医疗人员。
滕五晓举例说,政府应该先动员四川省内的救援力量,省外的救援力量原地待命,与当地部门和灾区政府加强沟通;如果心情很着急,也可以先到灾区周边待命。政府应当在灾区周边设置窗口,面向全国各地民间组织,承担队伍集结、人员登记、食宿接待、任务分配等职能,哪里缺医生就派医生,哪里缺搜救队就派搜救队,哪里缺通讯工程师就派工程师。这样可以避免灾区资源投放的“冷热不均”。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