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每年两万头死猪去哪了?死猪有"五条路"可走
统计 每年至少2万头死猪
目前,厦门市生猪出栏数在500头以上的养猪企业就有四五百家,而规模在万头以上的养殖大户也至少有10家。

根据厦门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厦门市生猪出栏78万头。而根据厦门市畜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2年福建生猪出栏1999.1万头,其中,2012年厦门市生猪出栏头数100多万头。
厦门市畜牧业协会会长吴俊昕说,生猪正常死亡率为3%。100万头的生猪按出栏数量计算,保守估计,近几年,厦门市每年的死猪数量至少有2万头。
畜牧业协会秘书长康永松说,通常一家拥有1万头的能繁母猪 (即成年母猪)的养殖场,每天就会出现大约1吨的病死猪。
据了解,前期养殖中,生猪死亡率较高。农村家庭,农户主要靠买猪苗养殖,而企业则是自繁自养,刚出生的幼崽较难养,且较容易死亡,因此,幼崽阶段的死亡率会比较高。
厦门市畜牧业协会会长吴俊昕说,幼崽出生时才3斤左右,体内器官发育不完全,且肠道功能弱、免疫力低下,稍有疏忽,就有饿死、冻死甚至被母猪压死等情况发生,“有时候脐带没剪好,伤口感染了,也容易发生死亡”。
死猪处理五种途径
死猪并不可怕,关键要看怎么处理。导报记者调查后发现,厦门死猪有五种“葬身方式”。
近几年,厦门每年至少会有上万头死猪,处理不当,不仅污染环境,还易造成疾病的二次传播。
对此,厦门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处处长陈集生表示,出现死猪时,农村个体养殖户主要靠深埋;而养殖场企业,则主要通过化尸井进行处理;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将病死猪转换为有机肥料,循环使用。
不过,也有个别养殖户将死猪随地丢弃,或用于出售牟利。
![]() |
![]() |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