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村有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陈依姆,腿脚不便。平时如果发现老人没出来活动,“姑妈”都要主动上门去看看,帮忙做些家务。天冷了,“姑妈”还帮老人缝好棉被。刮台风了,“姑妈”也要去老人家里四处检查一遍,才放心。
去年,一位50多岁的依伯骑电动车,经过广达支路时不慎摔倒,脸朝下、趴在地上起不来。“姑妈”看到了,帮老人侧过头来方便呼吸,又找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及时施救。依伯的家人非常感动,还专程到社区寻找这位不知姓名的好心人。
20多年了,社区里的大事小事,姑妈没少“掺和”。邻里吵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姑妈”协调;邻居病了,她总热情地找医生朋友帮忙咨询问诊;双职工没空接孩子放学,都放心托付给“姑妈”;社区春节值班人手不够,“姑妈”自告奋勇顶上。“姑妈”会做一手好菜,经常和邻居分享美食;她乐当“红娘”,社区里因她喜结良缘的年轻人有好几对……
“姑妈”做过的好事,居民们能说出“一箩筐”。
社区工作人员称“姑妈”是阳光社区的“活字典”。原来,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近年才到阳光社区工作的,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并不熟悉。这家有几口人,那家的情况怎样,这些朝“姑妈”打听准没错。小区里有位90多岁的老太太,平时深居简出,居委会工作人员几乎没见过她。有一天,老太太偷偷溜出家门,家人到处都找不到她,急坏了,居委会也没辙了。没想到,“姑妈”在路口“捡”到了迷路的老太太,还把她送回了家。
郑瑞兰说:“‘姑妈’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但一做就是20多年,这些小事一直温暖、感动着我们,鼓励我们这些社区工作人员做得更好。”“姑妈”却谦虚地表示:“社区工作人员很辛苦,我只是帮点忙。”
帮别人帮得多了,“姑妈”难免忽略了家人。但“姑妈”的儿女说,只要老人高兴,做什么他们都支持。“姑妈”的爱心和热忱感染了社区里的许多人,现在社区已有像“姑妈”这样的热心志愿者20多人。近两年,阳光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区级文明单位。
(福州日报记者 杨莹/文 郑帅/摄)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2-05阮军:助人作已任 大爱暖人心
- 2012-12-05鲁称意:乐于助人
- 2012-10-08沈清华: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 2012-09-10“最美农妇”乐于助人成习惯
- 2012-09-05郭忠:热心助人,大爱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