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旅游业开始日新月异地发展,也为鼓浪屿带来了大量客流和商机。2010年,鼓浪屿上岛游客633万人,较上年同比暴增23%;而2011年就突破800万人次,2012年更是增至1136万人……
暴增的游客带来了收入,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越来越多的家庭旅馆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就开始在鼓浪屿的万国建筑丛中破墙装修,开张迎客;蜂拥而至的小贩也开始堂而皇之地在鼓浪屿的街道上摆摊叫卖……
时至今日,鼓浪屿变得越来越嘈杂,物价上涨、学校迁出、医院搬离……鼓浪屿上的生活基础设施也日渐脆弱,本地居民开始纷纷外迁。如今鼓浪屿上的本地居民,只剩6000多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年事已高的黄昏老者。
而与此同时,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也更加紧迫。各色历史风貌建筑和申遗核心要素成为牟利者觊觎的摇钱树,破墙开店和违章搭盖随时可能蚕食这座小岛上无法复刻的珍贵建筑。而更为严重的,是本地人口无奈迁出后,鼓浪屿上活态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不难看到,舒婷嘴中描述的“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拿着小画夹在路边写生,小岛上也时时飘扬着美妙的钢琴声……”景象已经一去不返。鼓浪屿四重功能属性中几乎只有旅游景区一枝独大,居住社区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功能却面临严重的威胁。
利益纠葛复杂深刻
必须承认,四种功能属性完全重叠的鼓浪屿,已不可能回归往日的单纯社区。而要厘清四项功能之间的关系,也非易事。
在3月21日的座谈会上,鼓浪屿居民和专家提及的几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为掩人耳目,很多不法商家利用深夜或长假突击修建家庭旅馆,很多本地居民总能在鼓浪屿上突然发现一些“新颖”的建筑,有些人甚至已经“认不出周围的街区”;而在城管执法者眼里,占道经营的小摊贩更是令人头疼,往往一个街巷还没清理完,邻近街巷的小贩已闻风而散,而等他们刚刚离开,又开始一切如常……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相关人士透露,在旅游旺季,鼓浪屿上一个普通的摊贩日均收入就动辄几千元,在如此巨大的利润诱惑下,岛上违法经营的顽固程度与改革整治的阻力可想而知。
![]() |
![]() |
责任编辑:陈楠 |